小孩漏肠怎么办问
小孩漏肠怎么办
-
小孩漏肠多为小儿疝气,常见腹股沟疝和脐疝,6个月内婴儿脐疝可观察,1岁以上腹股沟疝、2岁后未自愈或疝环口大的脐疝等常需手术,嵌顿需紧急手术,术前要评估,术后要护理,不同年龄阶段有特点,生活中要避免增加腹压和注意安全护理。
一、小孩漏肠的常见类型及表现
小孩漏肠通常指小儿疝气,常见的有腹股沟疝和脐疝。腹股沟疝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常在孩子哭闹、站立、行走或剧烈活动时出现,平卧或用手按压时可回纳腹腔;脐疝则是脐部可见球形或半球形可复性肿物,哭闹、咳嗽时肿物突出,安静时用手按压能回纳。
二、非手术治疗方法及适用情况
(一)观察等待
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部分脐疝有自愈可能,可先观察等待。因为婴儿腹肌可随生长逐渐强壮,有自行闭合的趋势。但要注意避免孩子长时间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减少脐疝突出。
(二)疝气带压迫
可使用疝气带进行压迫,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疝气带主要通过压迫疝环,阻止疝内容物突出。不过,使用时要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影响孩子局部血液循环,且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出现压伤等问题。
三、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注意事项
(一)手术时机
一般来说,1岁以上的腹股沟疝通常难以自愈,应考虑手术治疗;脐疝如果2岁以后仍未自愈,或疝环口较大(直径大于2厘米),也需考虑手术。对于腹股沟疝发生嵌顿(肿物不能回纳,伴有哭闹、腹痛等)的情况,无论年龄大小,都应紧急手术,因为嵌顿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二)术前准备
手术前要对孩子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确保孩子能耐受手术。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避免感冒、腹泻等情况。家长要配合医生做好孩子的心理安抚,减少孩子的紧张情绪。
(三)术后护理
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孩子要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哭闹,防止腹压增加导致疝气复发。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术后恢复情况,如有无发热、伤口渗血等异常表现。
四、不同年龄阶段小孩漏肠的特点及应对差异
(一)婴儿期(0-1岁)
婴儿期腹股沟疝多因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引起,脐疝与脐部发育不完善有关。此阶段非手术治疗为主,密切观察肿物情况,尽量减少孩子腹压增加因素。如果是脐疝,家长要注意脐部护理,避免感染。
(二)幼儿期(1-3岁)
此阶段孩子活动量增加,腹股沟疝嵌顿风险相对增加。要注意引导孩子避免剧烈活动,一旦发现肿物突出不能回纳,需及时就医。对于脐疝,若仍未自愈,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手术。
五、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项
(一)避免增加腹压
要尽量避免孩子长时间哭闹、便秘、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可以通过安抚孩子情绪、合理喂养预防便秘、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减少孩子咳嗽等方式来降低腹压,减少疝气突出的机会。
(二)注意安全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腹股沟或脐部区域,避免碰撞等外伤,因为外伤可能诱发疝气突出或加重病情。
小孩漏肠(小儿疝气)的处理要根据具体类型、孩子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