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发烧好还是不发烧好问
肺炎是发烧好还是不发烧好
-
肺炎时发烧与否无绝对“好”与“不好”之分,需综合多方面判断。从病情评估看,体温与感染程度、病情进展有关,如严重感染常体温高,免疫力低下者可能肺炎重但体温不高,体温持续不退或复升提示病情变化;从处理原则看,先非药物干预,超38.5℃且不适可用药,要依年龄段选合适药物;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儿童肺炎体温表现多样,老年人肺炎体温不典型,有基础疾病人群肺炎病情复杂,总之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评估病情并处理。
从病情评估角度看
体温与感染程度的关系:一般来说,体温越高往往提示机体的感染越严重,病原体在体内引发的炎症反应较为剧烈。例如,细菌感染导致的肺炎,较严重的细菌感染可能引起较高的发热,如体温持续在39℃以上甚至更高,往往意味着细菌毒力较强或机体的免疫反应较为强烈,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艾滋病患者等,可能发生严重肺炎时体温并不高,甚至体温正常,这是因为他们的机体反应能力较弱,不能有效地调动体温调节机制来产生明显的发热反应,但病情可能依然很重,这种情况更需警惕。
体温与病情进展的关系:如果肺炎患者体温持续不退或退热后又再次升高,往往提示病情可能出现了变化,如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出现并发症等。比如肺炎患者经治疗后体温逐渐下降,但又突然再次升高,同时伴有咳嗽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出现了肺部感染扩散或并发了脓胸等并发症。
从处理原则角度看
非药物干预与体温:对于肺炎患者,首先会采用非药物干预来控制体温和改善病情,如让患者多休息、适当多饮水,通过物理降温方法,像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来帮助散热。如果体温不是特别高,在38.5℃以下,以非药物干预为主。
药物干预与体温:当体温超过38.5℃,且患者有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需根据不同年龄段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儿童,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退热成分药物等。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布洛芬可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和儿童的体重等情况来使用,而不是机械地根据体温高低来用药,而是以患者的舒适度为标准。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儿童肺炎:儿童肺炎时体温表现多样,婴幼儿肺炎可能体温不升,这是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较快。对于儿童肺炎,更要密切观察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拒食等情况。如果儿童肺炎体温不高但出现呼吸急促,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40次(2个月-12个月婴儿)等情况,也提示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老年人肺炎:老年人肺炎体温可能不典型,有的老年人肺炎发热不明显,甚至体温正常,但可能会出现精神状态差、食欲减退、嗜睡等表现,这时候不能因为体温不高就忽视病情,要及时进行肺部影像学等检查来明确肺炎情况。
有基础疾病人群肺炎:如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炎,其体温情况也可能受基础疾病影响,病情往往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控制情况、肺炎感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诊治。
总之,肺炎时不能单纯以发烧与否来判断好坏,而是要结合患者的整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来全面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