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孢子菌肺炎到底是什么病问
肺孢子菌肺炎到底是什么病
-
肺孢子菌肺炎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肺部机会性感染病,病原体曾被认为是原虫现倾向为真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易感,有呼吸系统和全身症状,可通过病原学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用药物及支持治疗,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病原体方面
肺孢子菌曾被认为是原虫,现在研究表明其更倾向于属于真菌类。肺孢子菌有包囊和滋养体两种形态,包囊是其传播形式。
易感人群及发病情况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抵抗力大幅下降,容易感染肺孢子菌引发肺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比如器官移植后为防止排异反应而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其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也易罹患肺孢子菌肺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婴幼儿也是易感人群。
发病机制:正常人体感染肺孢子菌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正常,一般处于潜伏状态,当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时,肺孢子菌大量繁殖,在肺泡内增殖,引起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泡间隔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症状:起病多隐匿或亚急性,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嗽多为干咳,也可伴有少量黏痰,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也有患者体温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
全身症状:可有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艾滋病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时,还可伴有艾滋病的相关表现,如持续发热、腹泻、淋巴结肿大等。
诊断方法
病原学检查:是诊断肺孢子菌肺炎的金标准,包括痰液检查(诱导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经支气管肺活检或开胸肺活检等,通过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肺孢子菌的包囊或滋养体来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表现为双侧肺门周围弥漫性浸润,呈网状和小结节状阴影,逐渐发展为双侧肺野的弥漫性浸润影,可呈磨玻璃样改变;胸部CT检查比X线更敏感,可见双侧肺野弥漫性磨玻璃影、实变影,有时可见“地图样”改变等。
治疗方面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复方磺胺甲恶唑等,通过抑制肺孢子菌的叶酸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对于不能耐受复方磺胺甲恶唑或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选用氨苯砜、克林霉素联合伯氨喹、阿托伐醌等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包括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支持等,对于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不完善,发生肺孢子菌肺炎时病情进展往往较快,需要密切监测呼吸、血氧等情况,在治疗时要考虑到婴幼儿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给药方式,同时要注意营养的供给,促进患儿康复。
艾滋病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艾滋病,调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如果是器官移植患者),在抗肺孢子菌肺炎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因为艾滋病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差,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对其影响更大。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发生肺孢子菌肺炎时,病情可能更复杂,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权衡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