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二十五天恶露又变成血是怎么回事问
产后二十五天恶露又变成血是怎么回事
-
产后二十五天恶露又变成血可能是正常波动,也可能是异常情况。正常恶露有其特点,异常情况包括子宫复旧不全(多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等,高龄、休息不佳等易致)、胎盘胎膜残留(分娩时胎盘胎膜娩出不完整易致)、宫腔感染(产后不注意会阴卫生等致,伴恶露臭味、发热等)。应对需观察恶露情况,异常及时就医,医生会据情况行相应治疗,高龄产妇及有妊娠合并症产妇更要密切关注恶露。
一、正常恶露的情况
产后恶露是指产后经阴道排出的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的混合物。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为250-500ml。恶露会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血性恶露(持续3-4日)、浆液恶露(持续10日左右)、白色恶露(持续3周左右)。产后二十五天一般处于浆液恶露向白色恶露过渡的阶段,但仍可能有少量血性成分,如果量不多,可能是正常的波动情况。
二、可能的异常情况及原因
(一)子宫复旧不全
1.原因:多发生于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如产妇合并子宫肌瘤、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情况,子宫肌纤维不能正常收缩和缩复,影响子宫血管的闭合,导致恶露又变为血性。
2.影响因素:年龄方面,高龄产妇相对来说子宫复旧能力可能稍弱;生活方式上,如果产后休息不佳、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等,也会影响子宫复旧;有子宫肌瘤等病史的产妇,本身子宫存在病变,更容易出现子宫复旧不全的情况。
(二)胎盘、胎膜残留
1.原因:胎盘、胎膜部分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导致血窦不能及时关闭,从而使恶露又变成血。常见于分娩过程中胎盘、胎膜娩出不完整的情况。
2.影响因素:年龄上无特定指向,但分娩过程不顺利的产妇风险更高;生活方式中,分娩时的操作等因素可能导致胎盘胎膜残留;有过多次流产史等病史的产妇,子宫内环境可能更易出现胎盘胎膜残留的情况。
(三)宫腔感染
1.原因:产后产妇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如果不注意会阴卫生,细菌等病原体侵入宫腔,引起宫腔感染,炎症刺激导致子宫内膜充血、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恶露又变为血性的情况,同时可能伴有恶露有臭味、产妇发热等表现。
2.影响因素:年龄上产妇本身的生理状态是影响因素,生活方式中产后不注意会阴清洁等会增加感染风险;有妊娠合并糖尿病等病史的产妇,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身体抵抗力差,更容易发生宫腔感染。
三、应对建议
(一)观察恶露情况
产妇要密切观察恶露的量、颜色、气味等。如果恶露量不多,无异味,产妇无其他不适,可先继续观察,注意休息,保持会阴清洁。
(二)及时就医检查
如果恶露量较多,或伴有异味、腹痛、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如果是子宫复旧不全,可能会给予促进子宫收缩的治疗;如果是胎盘胎膜残留,可能需要行清宫术;如果是宫腔感染,会给予抗感染治疗。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高龄产妇,更要密切关注恶露情况,因为高龄产妇出现子宫复旧不全、宫腔感染等情况的风险相对较高,一旦发现异常应尽早就诊。对于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如妊娠合并糖尿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同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产后恶露情况的监测,控制基础疾病有助于降低子宫复旧不全、宫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