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牙齿长全问
几岁牙齿长全
-
儿童乳牙约6-8个月开始萌出,2岁半左右长全;恒牙中六龄齿6-8岁萌出,6岁左右开始乳恒牙替换,12-13岁除智齿外基本长全,智齿萌出有差异。遗传、营养、疾病、内分泌等影响牙齿萌出。不同年龄段护理要点不同,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有特殊病史儿童牙齿萌出有相应注意事项。
恒牙:
第一恒磨牙(六龄齿)通常在6-8岁开始萌出,是最早萌出的恒牙。
乳恒牙替换一般从6岁左右开始,到12-13岁左右,除了第三磨牙(智齿)外,28颗恒牙基本长全。而第三磨牙萌出时间较晚,有的人在18岁左右开始萌出,也有人终生不萌出,这与遗传、颌骨发育等因素有关,若颌骨发育空间不足,可能会导致智齿阻生等问题。
影响牙齿萌出时间的因素
遗传因素:父母牙齿萌出时间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父母乳牙或恒牙萌出时间较早或较晚,儿童可能有类似的趋势。例如,父母乳牙2岁半长全,子女乳牙长全时间可能也在相近年龄段。
营养因素: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元素对牙齿的发育和萌出至关重要。缺乏钙磷会影响牙齿的钙化,导致牙齿萌出延迟,如婴儿期维生素D缺乏可能引起佝偻病,进而影响牙齿萌出;而营养过剩可能导致牙齿发育异常,比如恒牙萌出顺序紊乱等情况。
疾病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会影响牙齿萌出,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由于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包括牙齿萌出延迟;先天性梅毒患儿牙齿可能出现形态异常且萌出时间推迟。
内分泌因素:内分泌激素水平影响牙齿萌出,例如生长激素缺乏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和萌出进程。
不同年龄段牙齿护理要点
婴儿期(0-2岁):此阶段主要是乳牙萌出阶段,家长可以用湿润的纱布轻轻擦拭婴儿的牙龈,保持口腔清洁,预防龋齿。同时,保证婴儿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钙磷等营养物质以支持乳牙发育。
幼儿期(3-6岁):乳牙已基本长全,要开始培养儿童刷牙习惯,每天早晚使用儿童专用牙膏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此阶段儿童可能喜欢吃甜食,家长要控制儿童甜食摄入,减少龋齿发生风险。
学龄期(6-12岁):乳恒牙替换阶段,要注意观察乳牙脱落和恒牙萌出情况,若乳牙长时间不脱落影响恒牙萌出,要及时就医拔除滞留乳牙。同时,继续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并且可以考虑进行窝沟封闭,预防第一恒磨牙等恒牙的窝沟龋。
青少年期(12岁以上):恒牙基本长全,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洁治和口腔健康检查。对于有智齿萌出的青少年,要注意观察智齿萌出情况,若智齿萌出异常、反复引起冠周炎等问题,可根据情况考虑拔除智齿。
特殊人群牙齿萌出注意事项
早产儿:早产儿牙齿萌出时间可能较足月儿延迟,因为早产儿各系统发育相对不成熟,包括口腔颌面部发育。家长要更加注意早产儿口腔护理,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营养物质,密切观察牙齿萌出情况,必要时咨询儿科医生和口腔科医生的联合意见。
有特殊病史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儿童,牙齿萌出过程中要更加谨慎护理。例如糖尿病儿童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发口腔感染,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做好口腔清洁;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要注意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操作前后可能需要咨询心脏科医生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