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子宫内膜抗体怎么检查问
抗子宫内膜抗体怎么检查
-
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查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和免疫斑点法。ELISA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操作有采集血清、按试剂盒操作等步骤,适用怀疑有子宫内膜相关免疫问题的女性;免疫荧光法将子宫内膜组织切片作抗原基质,经孵育、加二抗等步骤观察,适用怀疑有子宫内膜免疫问题的女性;免疫斑点法把子宫内膜抗原点样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经加血清、酶标记二抗等步骤判定,适用怀疑有子宫内膜免疫问题导致生育障碍等情况的女性。检查前需注意避免月经期进行,按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子宫内膜抗原包被在酶标板上,加入待测血清,若血清中存在抗子宫内膜抗体,则会与包被抗原结合,再加入酶标记的二抗,通过酶催化底物显色来判断是否存在抗子宫内膜抗体及抗体的含量。
2.操作步骤
采集受检者静脉血,分离血清。
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包括抗原包被、封闭、加样(待测血清和阴性、阳性对照)、加酶标二抗、加底物显色、终止反应等步骤。
通过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根据试剂盒提供的标准曲线计算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浓度。
3.适用人群:适用于怀疑有子宫内膜相关免疫问题的女性,如反复流产、不孕不育等患者。不同年龄、性别均可进行该检查,但对于儿童,由于其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一般不进行此检查。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曾有子宫内膜手术史等,可能更需要进行该项检查来排查免疫因素导致的生育问题。
二、免疫荧光法
1.原理:将子宫内膜组织切片作为抗原基质,与受检者血清孵育,若血清中存在抗子宫内膜抗体,抗体就会结合在子宫内膜组织的相应抗原位点上,再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子宫内膜组织呈现荧光着色,从而判断抗子宫内膜抗体的存在。
2.操作步骤
获取子宫内膜组织切片(可通过诊断性刮宫等方法获取)。
将受检者血清与子宫内膜组织切片孵育一定时间,使抗体与抗原充分结合。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血清成分,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再孵育。
再次洗涤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切片,根据荧光着色情况判断结果。
3.适用人群:同样适用于反复流产、不孕不育等怀疑有子宫内膜免疫问题的女性。对于儿童不适用该检查。有子宫内膜病变病史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此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免疫因素影响。
三、免疫斑点法
1.原理:把子宫内膜抗原点样到硝酸纤维素膜上,与受检血清反应,若血清中有抗子宫内膜抗体,就会与膜上的抗原结合,然后加入酶标记的二抗,通过酶催化底物显色,在膜上出现显色斑点来判定抗子宫内膜抗体的存在。
2.操作步骤
制备含有子宫内膜抗原的硝酸纤维素膜。
取受检血清滴加在膜上的抗原点上,孵育使抗体结合。
洗涤后加入酶标记二抗孵育。
再次洗涤后加入底物显色,观察膜上是否出现显色斑点及斑点情况来判断结果。
3.适用人群:适用于怀疑有子宫内膜免疫问题导致生育障碍等情况的女性。儿童一般不进行该检查。有过子宫内膜异常病史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此检查辅助诊断。
在进行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查前,受检者一般需要注意避免在月经期进行检查,因为月经期子宫内膜状态特殊可能影响检查结果。检查前也不需要特殊的空腹等准备,但要按照医生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