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手足口病传染源

手足口病传染源

2025年10月15日 13:54:42
病情描述:

手足口病传染源

医生回答(1)
  • 邬平
    邬平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手足口病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发病期1-2周内尤其是最初1周传染性强,婴幼儿等易传播,隐性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却能排病毒,其通过密切接触、飞沫、经口等途径传播,预防需避免接触传染源、保持卫生等。

    患者

    发病期患者:在手足口病患者的发病期,其体内含有大量的肠道病毒,这些病毒可以通过患者的粪便、唾液、疱疹液等排出体外,从而污染周围环境。例如,患者的粪便中可能携带大量肠道病毒,若被污染的水源、食物等被其他人接触或摄入,就可能导致感染。一般来说,患者在发病后的1-2周内传染性较强,尤其是发病最初的1周内。

    不同年龄段患者: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其卫生习惯较差,自我防护意识弱,更容易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播病毒。比如婴幼儿可能会用手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又放入口中,增加感染风险;而年长儿童可能通过飞沫传播等方式将病毒传给他人。

    隐性感染者

    无明显症状的感染者:很多隐性感染者自身没有明显的手足口病症状,但体内已经携带肠道病毒,同样可以排出病毒,成为传染源。这些隐性感染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通过粪便、唾液等将病毒传播给他人。例如,一些健康的儿童可能感染了肠道病毒,但没有出现发热、皮疹等典型症状,却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人群,尤其是婴幼儿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隐性感染者难以被及时发现,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却是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传染源之一。

    总之,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与患者握手、拥抱等)、飞沫传播(患者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可被他人吸入)以及经口传播(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等)等途径进行传播。因此,在预防手足口病时,需要注意避免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对于儿童群体,尤其是婴幼儿,要加强护理,减少与可能的传染源接触的机会。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