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内踝骨折的治疗与表现

内踝骨折的治疗与表现

2025年10月15日 12:02:03
病情描述:

内踝骨折的治疗与表现

医生回答(1)
  • 高福强
    高福强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向他提问

    内踝骨折患者有明确外伤史,表现为内踝疼痛、肿胀、淤血斑、活动受限等,儿童和老年患者表现有差异;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保守适用于无明显或轻度移位骨折,用石膏等固定6-8周,手术用于移位明显等情况,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均需康复护理。

    一、内踝骨折的表现

    内踝骨折患者通常有明确外伤史,受伤后内踝部位会出现疼痛、肿胀,局部可能有淤血斑,踝关节活动受限,不能正常行走,按压内踝部位有明显压痛,严重时可出现畸形。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柔韧性较好,骨折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也会有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需仔细检查判断。老年患者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等情况,骨折后症状可能因基础疾病而有所不同。

    二、内踝骨折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

    1.适应证:对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内踝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比如一些儿童内踝骨折,若骨折端移位较小,可考虑保守治疗。

    2.方法:通常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6-8周,固定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和活动情况,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在固定期间,患者需要减少患肢负重,适当进行肌肉收缩等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保守治疗时要注意预防长期固定带来的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当内踝骨折移位明显,如骨折端移位超过2-3mm,或骨折涉及关节面超过20%等情况时,多需要手术治疗。例如骨折端明显移位影响踝关节稳定性或关节面不平整的情况。

    2.方法:手术方式主要有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的内固定材料有螺钉等。通过手术将骨折端复位并固定,恢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术后同样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儿童患者术后康复要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循序渐进进行,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积极进行康复锻炼促进功能恢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