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2025年10月15日 18:26:55
病情描述: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医生回答(1)
  • 胡信群
    胡信群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向他提问

    心脏骤停临床表现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异常(停止或呈叹息样等)、大动脉搏动消失、面色改变(苍白、灰暗、发绀)、瞳孔变化(逐渐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

    意识丧失:这是心脏骤停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当心脏骤停发生时,大脑迅速失去血液供应,患者会在短时间内突然意识消失,对周围环境毫无反应。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心脏骤停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儿童来说,可能是在玩耍、运动等过程中突然倒下,呼之不应;成人则可能在工作、休息等场景下突然意识丧失。

    呼吸异常:心脏骤停后,患者的呼吸会出现异常。通常表现为呼吸停止或者呈叹息样、濒死样呼吸。呼吸停止是比较典型的表现,这是因为心脏无法泵血,导致肺部无法获得氧气供应,进而呼吸功能停止。例如,成人心脏骤停时,可能观察到胸廓不再起伏,而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运动极微弱且不规律。

    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颈动脉(对于成人)或股动脉(对于儿童等情况)等大动脉,可发现搏动消失。这是由于心脏停止跳动,无法将血液泵出到外周动脉,所以触摸不到明显的搏动。在成人中,颈动脉是最常触摸的部位,施救者会用手指迅速按压颈动脉部位来判断是否存在搏动;对于儿童,触摸股动脉相对更合适,通过触摸股动脉的搏动情况来确定心脏骤停的发生。

    面色改变:患者面色会迅速发生变化,多变为苍白、灰暗甚至发绀(皮肤和黏膜呈现青紫色)。这是因为心脏骤停后,全身血液循环停止,氧气无法输送到外周组织,导致皮肤黏膜缺氧而出现颜色改变。例如,成人心脏骤停几分钟后,面色就会逐渐变得苍白并可能伴有发绀现象;儿童也是如此,面色会迅速失去红润,呈现异常颜色。

    瞳孔变化:随着心脏骤停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瞳孔会逐渐散大,并且对光反射消失。这是因为脑部供血停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瞳孔括约肌失去调节功能。一般在心脏骤停后数分钟内,瞳孔就会开始散大,这是判断心脏骤停的一个重要体征。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会出现这种瞳孔变化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