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拉稀怎么办问
新生儿拉稀怎么办
-
新生儿拉稀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因消化未成熟等致便次多质稀,病理性由肠道感染等引起且大便伴异常表现;需观察大便次数、性状等特征及精神、体温等全身状况;非药物干预有母亲饮食清淡、臀部清洗吸干保持干燥、合理喂养;大便极频繁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新生儿免疫低下易脱水等,要重视臀部护理并密切监测状态勿滥用止泻药。
一、原因甄别
新生儿拉稀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因素多因新生儿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母乳喂养时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较高等,致大便次数偏多、质地较稀,多为黄色或金黄色软便;病理性因素常见于肠道感染(如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等感染)、食物过敏(对牛奶蛋白或母乳中特定成分过敏)、先天性肠道疾病等,此时大便可伴脓血、粘液,次数显著增多,常伴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表现。
二、观察要点
1.大便特征:需关注大便次数、性状(稀水样、蛋花汤样等)、颜色(有无血丝、粘液等异常);2.全身状况: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体温、有无呕吐、尿量多少等,若尿量明显减少提示可能存在脱水风险。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母乳喂养调整: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及易致敏食物;
臀部护理:每次大便后用温水轻柔清洗新生儿臀部,并用柔软纸巾吸干水分,保持臀部干燥,预防红臀;
合理喂养:按需喂养,保证新生儿摄入足够液体,预防脱水,若为配方奶喂养,需确认奶粉冲调比例正确。
四、就医指征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大便次数极频繁(每日十余次及以上)、大便带大量脓血、新生儿精神萎靡、持续发热(体温≥38℃)、频繁呕吐、尿量显著减少(24小时尿量<200ml)等,这些情况可能提示感染性腹泻、严重过敏或其他严重疾病,需由医生评估并规范处理。
五、特殊人群提示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拉稀时更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家长需高度重视新生儿臀部护理,避免因粪便刺激导致皮肤破损感染;同时密切监测新生儿状态,若有异常及时就医,遵循儿科专业诊疗建议,切勿自行滥用止泻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