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2025年10月15日 14:17:54
病情描述: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医生回答(1)
  • 方媛
    方媛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一般人群诊室血压未用降压药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可诊断,特殊人群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收缩压≥140且舒张压<90需多次测量,儿童按不同年龄段正常范围多次测量确认,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等平均血压达相应值可诊断,病史有家族史需关注血压变化,生活方式有不良因素要结合评估血压。

    一、一般人群诊室血压诊断标准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若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则可诊断为高血压。例如,某次测量得SBP145mmHg、DBP95mmHg,非同日再次测量仍符合此范围,即可判定为高血压。

    二、特殊人群血压诊断考量

    (一)老年人

    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较为常见,其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此时也应诊断为高血压,需关注老年人血压波动大等特点,多次测量以确保准确。

    (二)儿童

    儿童高血压诊断需依据不同年龄段正常血压范围判定。学龄前儿童(3~5岁)收缩压≥110mmHg和/或舒张压≥70mmHg,学龄儿童(6~12岁)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时,需多次测量确认,因儿童血压受生长发育等因素影响,需谨慎判断。

    三、动态血压监测诊断标准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平均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白天平均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夜间平均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7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该监测方式能更全面反映全天血压变化情况,尤其适用于怀疑白大衣高血压等人群的诊断。

    四、综合因素对诊断的影响

    (一)病史因素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其患高血压的风险相对较高,诊断时需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定期监测。

    (二)生活方式因素

    肥胖、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因素可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在诊断时需结合个体生活方式情况综合判断,若存在相关不良生活方式,需进一步评估血压状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