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外伤骨折临床上常见哪几种移位形式

外伤骨折临床上常见哪几种移位形式

2025年10月15日 12:25:46
病情描述:

外伤骨折临床上常见哪几种移位形式

医生回答(1)
  • 邵云潮
    邵云潮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向他提问

    外伤骨折临床上常见成角、侧方、缩短、分离、旋转移位等形式,不同移位形式对不同年龄、部位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影响各异,如成角移位破坏力学结构,侧方移位影响关节对合,缩短移位影响肢体长度平衡,分离移位不利愈合,旋转移位严重破坏解剖和力学关系。

    成角移位:骨折段之轴线相交成角,以角顶的方向称为向前、向后、向内或向外成角。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骨折成角移位需要特别关注,比如儿童骨折的成角移位可能有其自身特点,由于儿童骨骼的柔韧性等因素,成角移位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有不同的预后情况,而老年患者骨折后成角移位可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例如长骨骨折时,成角移位会破坏骨骼的正常力学结构,影响骨折端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骨折愈合过程。

    侧方移位:骨折段沿纵轴发生横向移位,一般以近侧骨折段为准,来描述远侧骨折段向前、向后、向内或向外的移位。侧方移位会改变骨折部位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于关节周围的骨折,侧方移位可能会影响关节的正常对合关系,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等问题。比如腕部骨折出现侧方移位,可能会影响腕关节的正常活动和稳定性。

    缩短移位:骨折段相互重叠或嵌插,导致骨的长度缩短。缩短移位会影响肢体的长度平衡,对于下肢骨折的缩短移位,会明显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导致跛行等问题。不同年龄患者缩短移位的影响程度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较短的缩短移位可能会在生长过程中有所改善,但也需要密切关注;而成年患者缩短移位对肢体功能的影响较为直接和明显。

    分离移位:骨折端之间相互分离,形成间隙。分离移位会使骨折端难以接触,不利于骨折的愈合,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骨折端的接近以利于愈合。例如某些长骨骨折在特定暴力下可能出现分离移位情况。

    旋转移位:骨折端围绕骨之纵轴而旋转。旋转移位会严重破坏骨折部位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力学关系,对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影响较大,尤其是涉及关节的骨折出现旋转移位时,会极大地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比如股骨骨折出现旋转移位,会严重影响下肢的正常力学传导和关节活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