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新生儿拉稀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拉稀的原因是什么?

2025年10月15日 12:49:31
病情描述:

新生儿拉稀的原因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薄涛
    薄涛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向他提问

    新生儿拉稀可因喂养因素致,如母亲饮食结构不合理或母乳喂养姿势不当、人工喂养的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也因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致消化功能紊乱,还可由感染因素中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及环境因素里腹部保暖不当或温度不适影响胃肠功能而导致。

    一、喂养因素

    (一)母乳喂养相关

    若母亲饮食结构不合理,如摄入过多高纤维食物(如芹菜、燕麦等)或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成分可通过母乳传递给新生儿,影响其肠道功能,引发拉稀。此外,母乳喂养时若喂养姿势不当,导致新生儿吸入过多空气,也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而拉稀。

    (二)人工喂养相关

    1.乳糖不耐受:新生儿肠道内乳糖酶缺乏,无法充分消化母乳或配方奶中的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肠道渗透压改变,出现腹泻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呈稀水样或泡沫样。

    2.牛奶蛋白过敏:新生儿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将其识别为外来病原体,攻击肠道黏膜,导致肠道炎症,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出现拉稀、呕吐、皮疹等症状。

    二、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的胃肠调节功能尚不成熟,胃酸分泌较少,消化酶活性低,对食物的耐受能力有限。例如,其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活性不足,不能很好地消化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质,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进而引发拉稀。

    三、感染因素

    (一)病毒感染

    常见的如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入新生儿肠道后,损伤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影响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出现频繁拉稀,大便多为水样或蛋花汤样。

    (二)细菌感染

    如大肠杆菌、沙门菌等病原菌感染,多因食物、器具污染或不注意卫生等原因导致。病原菌侵入肠道后,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引起肠道炎症反应,表现为拉稀、腹痛、发热等症状。

    四、环境因素

    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若腹部保暖不当,腹部受凉后会刺激肠道蠕动加快,致使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拉稀情况。此外,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也可能影响新生儿的胃肠功能,诱发拉稀。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