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患上尿失禁要怎样治疗

患上尿失禁要怎样治疗

2025年10月15日 20:24:57
病情描述:

患上尿失禁要怎样治疗

医生回答(1)
  • 郭桂迎
    郭桂迎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尿失禁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非手术治疗有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生物反馈疗法;手术治疗有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药物治疗有M受体拮抗剂、α受体激动剂,不同治疗方法有各自特点及适用情况。

    膀胱训练:根据患者的排尿规律,制定排尿时间表,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例如,初始每隔1-2小时排尿一次,然后逐步延长至每2-3小时一次。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正常的膀胱控制功能,对于因膀胱过度活动引起的尿失禁有一定效果。不同年龄的患者适应情况不同,儿童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时需要家长的配合和耐心引导。

    生物反馈疗法:借助仪器将盆底肌的肌电活动等信息反馈给患者,让患者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盆底肌的收缩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提高患者对盆底肌训练的依从性和正确性,对于各种类型的尿失禁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在不同性别中,该疗法的效果差异不大,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训练方案。

    手术治疗

    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常用手术方法。通过在尿道中段放置一条悬吊带,增加尿道闭合压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手术效果较为确切,但对于男性尿失禁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会有所不同。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尿失禁患者,尤其是神经源性尿失禁等复杂情况。该手术需要植入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来控制尿液的排出,但手术相对复杂,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机械故障等,在选择时需要谨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药物治疗

    M受体拮抗剂:如托特罗定等,可用于治疗膀胱过度活动引起的尿失禁。通过阻断膀胱逼尿肌上的M受体,抑制逼尿肌过度收缩,从而减少尿频、尿急和尿失禁的发生。但该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在使用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情况。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需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α受体激动剂:对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α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加尿道阻力,改善尿失禁症状。但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进行评估后决定。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