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新生儿足底血检查的方法

新生儿足底血检查的方法

2025年10月15日 14:18:50
病情描述:

新生儿足底血检查的方法

医生回答(1)
  • 王世红
    王世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通常在出生后3-7天充分哺乳后进行,采血部位为足跟内侧或外侧缘,采血时先消毒,用采血针刺入2-3mm挤血,采3个≥8mm血斑,标本干燥后密封袋送检,早产儿和特殊病史新生儿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采血时间

    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3-7天内进行,且应在新生儿充分哺乳后进行。因为如果新生儿未进食足够的母乳,可能会影响筛查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有研究表明,出生后24小时内采血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的漏筛。

    二、采血部位

    选择新生儿的足跟内侧或外侧缘。此处血管分布相对较为合适,易于采血操作。在采血前,可先轻轻按摩新生儿足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采血更加顺利。

    三、采血方法

    1.准备工作:准备好消毒用品(如75%酒精棉球)、采血针等器材。用75%酒精棉球对新生儿足跟部位进行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为2-3cm,待酒精自然干燥。

    2.采血操作:用一次性采血针刺入足跟皮肤,深度约为2-3mm,然后轻轻挤压足跟,让血液自然流出,收集适量的血液滴于专用的滤纸片上。一般需要采集3个血斑,每个血斑直径应≥8mm。采血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如果一次采血未能采集到足够的血量,应重新消毒后再次采血,但要注意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采血效果。

    四、标本处理与送检

    采集好的滤纸片血标本应自然干燥后,放入密封袋中,并及时送检。送检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标本的干燥、避光,避免标本受到污染。一般要求在采血后一定时间内(如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同的检测项目可能对标本的保存和送检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由于其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采血时要更加轻柔,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反应,采血后要加强足跟部位的护理,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早产儿的皮肤和血管相对更脆弱,容易出现出血不止或感染等情况。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新生儿,如母亲有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家族史的新生儿,足底血检查尤为重要,要确保采血过程的规范,以准确筛查出可能存在的遗传代谢性疾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