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宝宝心脏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宝宝心脏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2025年10月15日 10:10:19
病情描述:

宝宝心脏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医生回答(1)
  • 周晓阳
    周晓阳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室间隔缺损的治疗包括观察等待、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小型室间隔缺损无明显症状可观察等待,定期查心脏超声;部分适合的室间隔缺损可介入治疗,适用于特定缺损及无禁忌证情况;大型等需外科手术,大型缺损、有明显症状或合并其他畸形需手术,手术方式为修补术,手术有风险,术后需监护等。

    一、观察等待

    对于小型室间隔缺损(VSD),即缺损直径小于5mm或缺损面积小于0.5cm2/m2体表面积的患儿,若没有明显症状,如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可进行观察等待。因为部分小型室间隔缺损有自行闭合的可能,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在观察过程中,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缺损的变化以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情况,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心脏超声,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体重、身高的增长等。

    二、介入治疗

    适用于部分适合的室间隔缺损患儿。其适应证为膜周部肌部小梁部的室间隔缺损,且缺损直径通常在2-8mm之间,并且没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等禁忌证。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将封堵器输送到缺损部位,封堵缺损。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在治疗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心脏超声、心导管检查等,以明确缺损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确保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婴幼儿患者,需要谨慎评估,因为其心脏等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要综合考虑风险和获益。

    三、外科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大型室间隔缺损,即缺损直径大于10mm或缺损面积大于1.0cm2/m2体表面积,或者虽然缺损大小适中,但出现明显症状,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生长发育迟缓等,以及合并有其他心脏畸形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通过开胸手术,直接缝合或用补片修补缺损部位。外科手术能够直接修复缺损,对于复杂情况的处理更为直接。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等,术后需要密切监护患儿的生命体征、心脏功能等情况,包括监测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同时要注意切口的护理,预防感染。对于婴幼儿手术患者,术后的营养支持也非常重要,要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摄入,以促进身体恢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