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部扭伤肿痛怎么处理问
脚踝部扭伤肿痛怎么处理
-
脚踝扭伤急性期遵循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若疼痛剧烈肿胀迅速加重等可能骨折韧带损伤需立即就医,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病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康复期要适度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
一、急性期处理(遵循RICE原则)
1.休息(Rest):立即停止导致脚踝扭伤的活动,让受伤脚踝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例如,避免行走、跳跃等加重脚踝负担的动作。
2.冰敷(Ice):受伤后72小时内可进行冰敷,用冰袋或裹有毛巾的冰块敷于脚踝,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冰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充血和肿胀,缓解疼痛。需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3.加压包扎(Compression):使用弹性绷带对扭伤脚踝进行适度加压包扎,帮助限制肿胀进一步发展,但包扎力度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抬高患肢(Elevation):将受伤脚踝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位置,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如平卧时可在脚下垫枕头等。
二、伤情评估与就医建议
1.初步评估:若脚踝扭伤后疼痛剧烈、肿胀迅速加重、无法站立负重或出现畸形,可能存在骨折、韧带严重损伤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等明确伤情。
2.特殊人群注意:
儿童:处理时需更加轻柔,避免过度施压,因儿童骨骼、韧带等组织发育尚未成熟,需谨慎判断伤情并及时就医。
老年人:恢复相对较慢,且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若扭伤后应更严格休息,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骨折等严重问题,并在康复期加强营养支持。
有基础病人群(如糖尿病):需格外注意伤口护理,防止扭伤后皮肤破损引发感染,若出现皮肤擦伤等情况,要做好清洁消毒,必要时就医处理。
三、康复期注意事项
1.适度康复训练:在疼痛可耐受范围内逐步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康复训练,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例如,可先进行坐位下的踝关节缓慢屈伸练习,每天分多次进行,每次持续一定时间。
2.避免过早负重:在扭伤未完全恢复前,避免过早让受伤脚踝负重,防止损伤加重,可借助拐杖等辅助工具减轻受伤脚踝负担。
3.定期复查:根据扭伤严重程度,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了解恢复情况,由医生指导下一步康复计划。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