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2025年10月15日 11:04:21
病情描述: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1)
  • 任锦霞
    任锦霞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向他提问

    手足口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约一周并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等日常护理,低热用物理降温超38.5℃谨慎选退热措施,口腔疱疹用抗病毒药物缓解,神经系统受累立即就医可能用甘露醇等,呼吸循环衰竭转重症监护,婴幼儿家长密切观察病情及皮肤,免疫力低下者更密切监测病情。

    一、一般治疗

    1.隔离防护: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患儿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约1周,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防止疾病传播。同时,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定期对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2.日常护理:注重口腔清洁,饭前饭后可用生理盐水帮助患儿漱口,年龄较小者可由家长用棉签轻柔清洁口腔,以减轻口腔疱疹引发的疼痛;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患儿摄入足够营养以维持机体代谢。

    二、对症治疗

    1.发热处理:对于低热患儿(体温≤38.5℃),优先采用物理降温方式,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蒸发散热降低体温。若体温超过38.5℃且患儿一般状况良好,仍以非药物降温为主,当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谨慎选择退热相关措施,但需避免低龄儿童滥用退热药物。

    2.口腔疱疹护理:可局部使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如重组人干扰素α喷雾剂等)抑制病毒复制,从而缓解口腔疱疹引起的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三、并发症处理

    1.神经系统受累:若患儿出现精神差、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需立即就医,可能需使用甘露醇等药物降低颅内压,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等)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必要时进行进一步对症支持治疗。

    2.呼吸循环衰竭:对于出现呼吸急促、发绀、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表现的患儿,需迅速转入重症监护病房,采取机械通气维持呼吸功能、维持循环稳定等综合抢救措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婴幼儿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体温、精神状态、肢体活动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要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其搔抓皮疹,防止继发皮肤感染。

    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的儿童或成人,感染手足口病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需更加密切监测病情进展,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必要时住院观察以确保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