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传染的

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传染的

2025年10月15日 17:14:05
病情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传染的

医生回答(1)
  • 曾艳丽
    曾艳丽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短距离内他人吸入含病毒飞沫)、气溶胶传播(特定高浓度通风不良环境中吸入悬浮气溶胶)、接触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病毒后感染),预防需采取戴口罩、勤洗手等多种防护措施,不同人群依自身特点采取防护策略降感染风险。

    1.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直径较大,一般在1微米以上,可在空气中短距离(通常不超过1-2米)传播,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例如,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如拥挤的办公室、密闭的电梯等,当有新冠病毒感染者咳嗽,周围人未采取防护措施时,就容易通过飞沫吸入而被传染。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且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如学校等更容易接触到飞沫传播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防护。老年人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所以更要避免处于飞沫传播的高风险环境中。

    2.气溶胶传播:在某些特定的高浓度环境中,比如医疗机构的ICU病房、长时间密闭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病毒可以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气溶胶中的病毒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距离传染源较远的人吸入后也可能被感染。气溶胶传播的距离相对飞沫传播更远,在一些大型室内场所,如果有新冠病毒感染者活动且通风不畅,就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其生理状态特殊,若处于气溶胶传播风险环境中,感染后对自身和胎儿可能产生更复杂的影响,需要格外重视防护。

    3.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是指与新冠病毒感染者直接接触,如与感染者握手、拥抱等;间接接触是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自己的口、鼻、眼等黏膜部位而感染。例如,感染者触摸了电梯按钮、门把手等物品,其他人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后,未及时洗手就触摸自己的脸部,就可能通过接触传播感染病毒。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更易接触各种公共物品,如幼儿园的玩具、公共设施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老年人如果行动不便,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可能更难及时清洁双手,也需要加强对接触传播的防范。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加强通风等。不同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策略,以降低感染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