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窦性心动过缓的含义是什么

窦性心动过缓的含义是什么

2025年10月15日 18:56:11
病情描述:

窦性心动过缓的含义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马为
    马为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窦性心动过缓是窦性心律频率低于六十次/分钟,其产生机制是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存在病理性因素致窦房结发放冲动频率减慢,临床相关情况有生理性的部分健康人群基础心率可低于六十次/分钟及病理性的颅内疾患、严重缺氧、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等可致,人群差异及注意要点为儿童需警惕先天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等,老年人要排查心脏及全身病,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需调整生活方式,有病史人群结合原发病综合评估。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钟。正常窦性心律起源于窦房结,其频率受自主神经等因素调节。

    一、产生机制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按一定频率发放冲动维持心律。当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如运动员因长期运动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相对较高)或存在病理性因素(如颅内压增高影响中枢对心率的调控、严重缺氧使机体代谢需求降低致心率减慢、低温影响窦房结电活动、甲状腺功能减退使机体代谢率下降等)时,窦房结发放冲动的频率减慢,从而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二、临床相关情况

    生理性因素:部分健康人群,如运动员、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因心脏功能较好,基础心率可低于60次/分钟,但一般无明显不适,属于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

    病理性因素:某些疾病状态下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如颅内疾患(颅内压增高时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心率)、严重缺氧(机体为减少耗氧致心率减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使代谢率降低,心率相应减慢)、阻塞性黄疸(疾病状态干扰机体正常生理调节导致心率减慢)等。

    三、人群差异及注意要点

    儿童:儿童窦性心动过缓需警惕先天性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等情况,若伴有发育迟缓、活动后气促等表现,需进一步排查心脏相关疾病。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时,应排查心脏本身疾病(如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影响窦房结功能)或全身系统性疾病,因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心率异常可能提示更复杂的健康问题。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大量吸烟、酗酒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时,需考虑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并监测心率变化。

    有病史人群: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等)或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出现窦性心动过缓,需结合原发病情况综合评估,原发病控制不佳可能加重窦性心动过缓的不良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