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孩拉肚子推拿手法

小孩拉肚子推拿手法

2025年10月15日 20:49:44
病情描述:

小孩拉肚子推拿手法

医生回答(1)
  • 禚志红
    禚志红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拉肚子可通过补脾经、揉板门、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等小儿推拿方法调理,推拿时要注意小儿皮肤娇嫩,力度适中,若拉肚子严重出现脱水症状需及时就医,推拿可作辅助治疗,婴儿操作需更轻柔。

    一、补脾经

    1.操作方法: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操作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脾经为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位,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对于小儿拉肚子因脾胃虚弱引起的情况有较好的调理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可调节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二、揉板门

    1.操作方法:用拇指端揉患儿大鱼际平面,操作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板门穴属小儿推拿穴位,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可改善小儿拉肚子伴随的消化不良等症状,从生理角度看有助于调节消化液的分泌等功能。

    三、摩腹

    1.操作方法:以患儿肚脐为中心,用掌根或四指摩腹,频率约每分钟120-160次,操作5-10分钟。

    2.作用及原理:摩腹能调理脾胃气机,促进肠道蠕动,对于小儿拉肚子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可改善肠道的运化和排泄功能。

    四、揉脐

    1.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揉患儿肚脐,操作100-200次。

    2.作用及原理:脐部是人体重要穴位所在部位,揉脐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对小儿因寒邪侵袭或脾胃虚寒导致的拉肚子有调理作用,可缓解肠道的不适状态。

    五、推上七节骨

    1.操作方法: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螺纹面自患儿尾椎骨端向上推至第4腰椎棘突处,操作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上七节骨有温阳止泻的作用,对于小儿虚寒性拉肚子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从中医经络角度可调节肠道的气血运行和功能状态。

    六、揉龟尾

    1.操作方法:用拇指端揉患儿尾骨端,操作100-200次。

    2.作用及原理: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气,调理大肠功能,对于小儿拉肚子有一定的止泻作用,可协调肠道的排便等功能。

    特殊人群提示:小儿皮肤娇嫩,在进行推拿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以患儿皮肤微微泛红为宜,避免用力过大损伤皮肤。同时,如果小儿拉肚子情况较为严重,如出现脱水症状(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应及时就医,推拿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救治。并且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操作时更要轻柔,密切观察婴儿的反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