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拉肚子推拿手法问
小孩拉肚子推拿手法
-
小儿拉肚子可通过补脾经、揉板门、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等小儿推拿方法调理,推拿时要注意小儿皮肤娇嫩,力度适中,若拉肚子严重出现脱水症状需及时就医,推拿可作辅助治疗,婴儿操作需更轻柔。
一、补脾经
1.操作方法: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操作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脾经为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位,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对于小儿拉肚子因脾胃虚弱引起的情况有较好的调理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可调节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二、揉板门
1.操作方法:用拇指端揉患儿大鱼际平面,操作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板门穴属小儿推拿穴位,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可改善小儿拉肚子伴随的消化不良等症状,从生理角度看有助于调节消化液的分泌等功能。
三、摩腹
1.操作方法:以患儿肚脐为中心,用掌根或四指摩腹,频率约每分钟120-160次,操作5-10分钟。
2.作用及原理:摩腹能调理脾胃气机,促进肠道蠕动,对于小儿拉肚子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可改善肠道的运化和排泄功能。
四、揉脐
1.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揉患儿肚脐,操作100-200次。
2.作用及原理:脐部是人体重要穴位所在部位,揉脐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对小儿因寒邪侵袭或脾胃虚寒导致的拉肚子有调理作用,可缓解肠道的不适状态。
五、推上七节骨
1.操作方法: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螺纹面自患儿尾椎骨端向上推至第4腰椎棘突处,操作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上七节骨有温阳止泻的作用,对于小儿虚寒性拉肚子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从中医经络角度可调节肠道的气血运行和功能状态。
六、揉龟尾
1.操作方法:用拇指端揉患儿尾骨端,操作100-200次。
2.作用及原理: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气,调理大肠功能,对于小儿拉肚子有一定的止泻作用,可协调肠道的排便等功能。
特殊人群提示:小儿皮肤娇嫩,在进行推拿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以患儿皮肤微微泛红为宜,避免用力过大损伤皮肤。同时,如果小儿拉肚子情况较为严重,如出现脱水症状(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应及时就医,推拿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救治。并且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操作时更要轻柔,密切观察婴儿的反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