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怎么做比较好

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怎么做比较好

2025年10月15日 18:16:40
病情描述:

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怎么做比较好

医生回答(1)
  • 王伟民
    王伟民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需严格把握术前评估,综合考量患者多方面因素筛选并特殊人群,操作中要规范穿刺血管、放置输送鞘管、释放封堵器,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一般及特殊人群护理,确保手术成功及患者良好预后。

    患者筛选: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体重、房间隔缺损的类型、大小、位置等因素。一般来说,年龄通常建议在3岁以上,但也需根据个体情况判断。对于体重有一定要求,通常体重大于10kg,以保证介入器材能适配。例如,对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直径在5~36mm且边缘良好的患者较为适合介入治疗。要通过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等明确缺损情况,评估心脏功能,排除其他严重心脏畸形及严重肺动脉高压等禁忌证。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儿童患者,要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术前需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患儿的生活方式等,确保患儿在合适的身体状态下接受手术。对于成年患者,要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

    操作过程

    穿刺血管:通常选择股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肥胖患者等,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合适的血管穿刺途径,但股静脉穿刺是最常用的。

    放置输送鞘管:通过静脉通道将输送鞘管放置到右心房部位,为后续介入器材的输送建立通道。

    释放封堵器:将封堵器通过输送鞘管输送到房间隔缺损部位,通过影像学监测(如超声心动图)准确定位后,释放封堵器,使其卡在房间隔缺损处,起到封堵缺损的作用。一般先释放封堵器的左心房侧伞盘,再释放右心房侧伞盘,确保封堵器牢固固定且不影响周围重要结构,如房室瓣等。

    术后护理与监测

    一般监测: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常规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封堵器位置是否正常,有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特殊人群护理:儿童患者术后要特别注意活动管理,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封堵器移位等情况。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安抚和照顾。成年患者要注意基础疾病的控制,按照医嘱进行康复,注意休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情况,对于穿刺部位要进行适当护理,保持清洁干燥。

    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的成功实施需要严格把握术前评估、精细操作过程以及规范术后护理与监测,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良好预后。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