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骨小头脱位问
挠骨小头脱位
-
挠骨小头脱位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因桡骨小头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松弛,手腕和前臂被牵拉易致脱位,患儿有哭闹、肘关节不敢活动等症状,可通过体格检查和X线诊断,手法复位后用三角巾悬吊固定,大多预后良好,要避免过度牵拉儿童上肢等预防,儿童及有病史儿童需特别注意相关事项。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挠骨小头脱位是小儿常见的肘部损伤,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解剖上桡骨小头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松弛,当肘关节受到牵拉时易发生脱位。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多因手腕和前臂被牵拉所致,如幼儿的上肢被向上提拉、穿衣时手臂被牵拉等情况,导致桡骨小头从正常位置脱出。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患儿常哭闹,肘关节不敢活动,前臂处于半屈位及旋前位。
肘部疼痛,拒绝别人触摸患肢。
2.体征
肘关节局部无明显肿胀,但有压痛,桡骨小头处压痛明显。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通过观察肘部的姿势、压痛部位等初步判断。
影像学检查:一般首选X线检查,可排除骨折等其他病变,X线片上可见桡骨小头与肱骨小头的关系异常。
五、治疗
1.手法复位
通常采用轻柔的手法进行复位,医生会握住患儿前臂,进行适当的旋转和屈伸活动来恢复桡骨小头的正常位置,复位成功后患儿疼痛立即缓解,能活动肘关节。
2.固定
复位后一般可用三角巾悬吊患肢1-2周,以保持肘关节的稳定,促进损伤的环状韧带等修复。
六、预后
大多数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复位治疗后预后良好,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很少留下后遗症。但如果复位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慢性复发性脱位等问题。
七、预防措施
1.避免过度牵拉儿童上肢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给儿童穿衣、抱儿童等动作时要注意,避免突然用力牵拉儿童的手臂,特别是不要提拉幼儿的上肢来快速穿衣等。
2.加强儿童安全教育
对于较大儿童,要教育他们避免危险的牵拉上肢的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桡骨小头脱位多因外力牵拉所致,家长要特别留意儿童的日常活动,防止意外牵拉导致脱位。在就医时,要选择专业的儿科骨科医生进行复位等处理,确保操作轻柔准确。
2.有病史儿童
对于曾经有过桡骨小头脱位病史的儿童,再次发生脱位的风险相对较高,家长要更加注意保护儿童的上肢,避免再次受到牵拉等诱发因素,定期带儿童进行复查,监测肘关节的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