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挠骨小头脱位

挠骨小头脱位

2025年10月15日 12:11:31
病情描述:

挠骨小头脱位

医生回答(1)
  • 王健
    王健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向他提问

    挠骨小头脱位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因桡骨小头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松弛,手腕和前臂被牵拉易致脱位,患儿有哭闹、肘关节不敢活动等症状,可通过体格检查和X线诊断,手法复位后用三角巾悬吊固定,大多预后良好,要避免过度牵拉儿童上肢等预防,儿童及有病史儿童需特别注意相关事项。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挠骨小头脱位是小儿常见的肘部损伤,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解剖上桡骨小头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松弛,当肘关节受到牵拉时易发生脱位。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多因手腕和前臂被牵拉所致,如幼儿的上肢被向上提拉、穿衣时手臂被牵拉等情况,导致桡骨小头从正常位置脱出。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患儿常哭闹,肘关节不敢活动,前臂处于半屈位及旋前位。

    肘部疼痛,拒绝别人触摸患肢。

    2.体征

    肘关节局部无明显肿胀,但有压痛,桡骨小头处压痛明显。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通过观察肘部的姿势、压痛部位等初步判断。

    影像学检查:一般首选X线检查,可排除骨折等其他病变,X线片上可见桡骨小头与肱骨小头的关系异常。

    五、治疗

    1.手法复位

    通常采用轻柔的手法进行复位,医生会握住患儿前臂,进行适当的旋转和屈伸活动来恢复桡骨小头的正常位置,复位成功后患儿疼痛立即缓解,能活动肘关节。

    2.固定

    复位后一般可用三角巾悬吊患肢1-2周,以保持肘关节的稳定,促进损伤的环状韧带等修复。

    六、预后

    大多数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复位治疗后预后良好,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很少留下后遗症。但如果复位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慢性复发性脱位等问题。

    七、预防措施

    1.避免过度牵拉儿童上肢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给儿童穿衣、抱儿童等动作时要注意,避免突然用力牵拉儿童的手臂,特别是不要提拉幼儿的上肢来快速穿衣等。

    2.加强儿童安全教育

    对于较大儿童,要教育他们避免危险的牵拉上肢的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桡骨小头脱位多因外力牵拉所致,家长要特别留意儿童的日常活动,防止意外牵拉导致脱位。在就医时,要选择专业的儿科骨科医生进行复位等处理,确保操作轻柔准确。

    2.有病史儿童

    对于曾经有过桡骨小头脱位病史的儿童,再次发生脱位的风险相对较高,家长要更加注意保护儿童的上肢,避免再次受到牵拉等诱发因素,定期带儿童进行复查,监测肘关节的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