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婴儿黄疸是什么引起的

婴儿黄疸是什么引起的

2025年10月15日 12:54:49
病情描述:

婴儿黄疸是什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 何兵
    何兵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有关。胆红素生成过多包括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有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低下、肝脏结合胆红素功能差、肝脏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胆汁排泄障碍包含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

    血管外溶血:如头颅血肿、皮下血肿等,婴儿体内存在的这些局部血肿会使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进而释放出较多胆红素。

    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见于母婴血型不合,像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等情况。以ABO血型不合为例,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时,母亲体内的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导致胆红素生成增多。

    感染:某些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婴儿后,会引发体内的免疫反应,影响红细胞的正常代谢,使得胆红素生成增加。比如败血症患儿,感染状态会干扰胆红素的正常代谢途径。

    肠肝循环增加: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导致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的过程发生变化,使得更多未结合胆红素被肠道重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增加了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而使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低下:出生时婴儿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不足,影响了对胆红素的摄取功能。例如早产儿由于发育相对不成熟,Y、Z蛋白的合成和含量较足月儿更低,导致摄取胆红素的能力更弱。

    肝脏结合胆红素功能差: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含量低且活性不足,使得未结合胆红素难以转化为结合胆红素。新生儿出生后该酶活性会逐渐增加,一般生后1周左右才接近正常水平,所以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容易出现肝脏结合胆红素功能差的情况。

    肝脏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某些病理情况可能导致婴儿肝脏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出现问题,使得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进而引起黄疸。比如先天性代谢疾病等可能影响肝脏对结合胆红素的排泄途径。

    胆汁排泄障碍

    新生儿肝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婴儿肝脏后,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胆汁的排泄功能,使得结合胆红素排出受阻,从而出现黄疸。

    先天性胆道闭锁: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胆道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排泄通道梗阻,结合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黄疸,且这种情况多在出生后2-4周逐渐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