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骨折手术后多久能下地

骨折手术后多久能下地

2025年10月15日 21:14:24
病情描述:

骨折手术后多久能下地

医生回答(1)
  • 叶树楠
    叶树楠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骨折手术后下地时间受骨折部位、年龄、严重程度、整体健康状况影响,不同部位骨折大致下地时间不同,下地前需做影像学检查、康复训练、准备辅助器械,下地后要逐渐增加负重、观察局部情况,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不同部位骨折手术后的大致下地时间

    上肢骨折:一般来说,上肢骨折如尺桡骨骨折等,在手术后2-4周左右,如果骨折端相对稳定,患者可以在保护下逐渐开始部分负重活动,但完全恢复正常活动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这是因为上肢主要功能不是负重,早期活动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下肢骨折:

    小腿骨折(胫骨骨折等):如果是较为稳定的小腿骨折,手术后4-6周可能可以在拐杖等辅助下部分负重下地;而粉碎性小腿骨折可能需要6-12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下地,这是因为粉碎性骨折愈合过程更复杂,需要更多时间让骨折端稳定。

    大腿骨折(股骨骨折):股骨骨折相对复杂,一般手术后6-12周左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在医生评估骨折端有一定稳定性后,可在辅助下下地。例如采用髓内钉固定等手术方式的股骨骨折,恢复相对较好的情况下,6周左右可能开始部分负重下地,但完全负重可能需要3个月甚至更久。

    下地前的准备工作

    在骨折手术后下地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首先是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观察骨折端的愈合情况,只有当骨折端有一定的骨痂形成,达到临床初步愈合标准时才可以考虑下地。其次是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如下肢骨折患者在术前术后就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增强肌肉力量,为下地负重做准备;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关节僵硬,因为下地活动需要关节有良好的活动度。另外,需要准备合适的辅助器械,如拐杖、轮椅等,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器械,帮助患者安全下地。

    下地后的注意事项

    下地后要注意逐渐增加负重的程度和时间。开始时负重重量要轻,时间要短,然后根据自身感觉和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同时要密切观察局部情况,如是否有疼痛加重、肿胀等情况。如果出现疼痛明显加重、肿胀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活动并就医。另外,不同年龄患者下地后注意事项有所不同,儿童下地后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因为儿童骨骼还在发育阶段,过度活动可能影响骨折愈合和骨骼发育;老年人下地后要注意防止摔倒,因为老年人平衡能力相对较差,摔倒可能导致再次骨折等更严重的后果,所以需要有专人陪护或者在安全的环境下活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