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脚踝扭伤的四个恢复阶段

脚踝扭伤的四个恢复阶段

2025年10月15日 16:06:39
病情描述:

脚踝扭伤的四个恢复阶段

医生回答(1)
  • 黄玮
    黄玮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脚踝扭伤按急性期(0-48小时内,遵循RICE原则处理,儿童青少年易扭伤且恢复稍快,既往扭伤史者此次可能更重)、亚急性期(1-2周,肿胀消退,可轻度非负重活动与简单康复训练,有慢性不稳定病史者重稳定性训练)、恢复期(2-6周,逐渐增加负重与康复训练强度,老年人恢复慢,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功能重建期(6周以上,进行运动相关训练巩固,特殊人群针对性恢复,有影响关节病史者密切关注复查调整方案)阶段进行不同处理与康复。

    亚急性期(1-2周)

    经过急性期的处理,进入亚急性期。此阶段肿胀开始逐渐消退,但损伤的组织仍处于修复阶段。在这个阶段,炎症反应逐渐减轻,纤维组织开始增生。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注意保护;成年人则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措施。生活方式上,可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非负重活动,比如在床上进行脚踝的屈伸活动,但要避免负重行走。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如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运动,每次10-15次,每天3-4组,以促进踝关节的活动度恢复。病史方面,若有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病史的患者,在亚急性期更要注重稳定性的训练。

    恢复期(2-6周)

    此阶段损伤的组织进一步修复,踝关节的稳定性逐渐恢复。在年龄方面,老年人的恢复可能相对较慢,需要更加耐心地进行康复。生活方式上,可以逐渐增加负重的程度,从部分负重开始,如使用拐杖辅助下的部分负重行走,然后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康复训练的强度可以适当增加,例如进行平衡训练,可以站在平衡垫上或扶着物体进行单脚站立训练,每次训练时间逐渐延长,从30秒开始,逐渐增加到1-2分钟,每天进行2-3次,以提高踝关节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恢复期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组织的修复。

    功能重建期(6周以上)

    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恢复,脚踝基本恢复正常功能,但仍需要进行功能重建来巩固效果。不同年龄的人群在功能重建期都可以进行一些体育运动相关的训练,如进行慢跑、跳绳等低强度的运动,逐渐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生活方式上,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对于运动员等特殊人群,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运动技能恢复训练,确保能够安全地进行竞技运动。病史方面,若有类风湿关节炎等影响关节功能的病史,在功能重建期要密切关注关节的情况,定期进行复查,根据关节的状态调整康复训练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