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心脏听诊叩诊的操作问
如何进行心脏听诊叩诊的操作
-
心脏听诊需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胸部保持环境安静用听诊器按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顺序听诊区分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留意异常杂音,心脏叩诊一般取仰卧位按方法叩出心界标记点记录距离并注意力度等事项,特殊人群中儿童操作要更细致选安静时,老年人结合病史等判断,特殊病史患者需考虑手术等对检查的干扰。
一、心脏听诊操作要点
1.患者准备:患者可取坐位或卧位,暴露胸部,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干扰。
2.听诊器具:使用听诊器,胸件需温暖干燥,轻放于皮肤。
3.听诊顺序:通常按心尖区(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的顺序进行听诊,全面评估心音及杂音等情况。
4.心音区分:注意区分第一心音(S)和第二心音(S),S音调较低、时限较长,在心尖部最响;S音调较高、时限较短,在主动脉瓣区和肺动脉瓣区最响,通过S与S的间距判断心动周期时相。
5.杂音识别:听诊过程中留意有无异常杂音,杂音的部位、时期、性质、强度等需细致辨别,不同杂音可能提示不同心脏病变。
二、心脏叩诊操作要点
1.患者体位:一般取仰卧位,放松肌肉,平静呼吸。
2.叩诊方法:板指与肋间平行,从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通常为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由外向内轻叩,当清音转为浊音时标记为心脏相对浊音界的内侧点;依次向上叩至第2肋间,分别叩出左右心界的各标记点。
3.心界记录:记录左右心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有一定范围,不同体型(如瘦长型、矮胖型)心界位置略有差异。
4.注意事项:叩诊力度适中,儿童因胸廓薄小,叩诊时更需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影响结果判断;女性患者若乳房较大,需适当推移乳房后再行叩诊,确保叩诊部位准确。
三、特殊人群考量
1.儿童:儿童心脏相对较小,叩诊时心界位置与成人有别,操作需更细致,避免因用力不当导致误差;听诊时儿童可能不配合,可选择其安静状态(如睡眠后)进行,减少干扰。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胸廓弹性降低等情况,叩诊时心界判断需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听诊时注意心音强度及有无异常改变与血管硬化等因素的关系。
3.特殊病史患者:如有心脏手术史患者,叩诊时需注意手术对胸廓及心界的影响,听诊时关注有无术后相关并发症表现,如杂音性质变化等,操作中需充分考虑病史对检查结果的干扰,谨慎判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