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骨折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问
胳膊骨折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
-
骨折后按早期(1-2周)、中期(2-6周)、后期(6周后)分阶段进行康复训练,早期有手指屈伸活动、肩部和肘部肌肉等长收缩;中期有骨折部位邻近关节活动、轻柔旋转活动;后期有全方位关节活动度训练、力量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不同年龄段、健康状况等患者需依自身情况调整训练。
肩部和肘部肌肉等长收缩:进行肩部的耸肩动作以及肘部的肌肉收缩,不引起骨折部位明显疼痛的情况下,收缩肌肉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有助于保持肌肉力量,减少肌肉萎缩风险,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均可开展,需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强度。
中期康复训练(骨折后2-6周)
骨折部位邻近关节活动:当骨折稳定些后,可进行骨折部位邻近关节的活动,如胳膊骨折时可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后伸,肘关节的屈曲、伸展等活动,活动范围逐渐增加,前屈后伸可达到30-60度左右,屈曲伸展可到45-90度左右,每天可进行3-4次,每次10-15分钟,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稳定后再进行适当活动,避免因血糖波动影响康复。
轻柔的旋转活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胳膊的轻柔旋转活动,如向前向后的小幅度旋转,旋转角度从5-10度开始逐渐增加,每天2-3次,每次5-10分钟,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伏案工作者,更要注重该阶段的旋转活动以恢复关节灵活性。
后期康复训练(骨折6周后)
全方位关节活动度训练:进一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肩关节的全方位活动,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外旋转等,使肩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前屈可达到90-120度,后伸15-30度,内收20-40度,外展80-100度,内外旋转各30-40度,每天进行3-4次,每次15-20分钟,老年患者关节活动度恢复可能相对较慢,需耐心坚持。
力量训练:进行抗阻力量训练,可使用轻重量的弹力带进行胳膊的屈伸、旋转抗阻练习,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3-4组,如进行屈肘抗阻时,手持弹力带,缓慢屈肘再伸展,以增强胳膊肌肉力量,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曾有过心肌梗死病史者,要在病情稳定且医生评估允许后进行力量训练,避免训练强度过大诱发心脏不适。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进行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训练,如穿衣、梳头、洗脸等动作练习,让患者逐渐恢复日常活动能力,儿童在进行此类训练时家长要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帮助其适应日常生活的需求,不同年龄患者通过此训练可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