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的区别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的区别

2025年10月15日 10:53:42
病情描述: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的区别

医生回答(1)
  • 邹亚伟
    邹亚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疱疹性咽颊炎多由柯萨奇病毒A组某些型别引起;手足口病有手、足、口腔皮疹及部分全身症状,疱疹性咽颊炎有咽部疱疹及突发高热等全身症状;二者传播途径有别;病程及预后不同;婴幼儿和儿童在患病及预防上有特殊注意事项。

    疱疹性咽颊炎:多由柯萨奇病毒A组的某些型别,如A2-A6、A8、A10等引起。

    临床表现方面

    手足口病:

    皮疹特点: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位的皮疹不痒、不痛,口腔内的疱疹易破溃形成溃疡,引起疼痛,影响患儿进食。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表现为拒食、流涎等。

    全身症状: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患儿体温可较高。

    疱疹性咽颊炎:

    皮疹特点:主要表现为咽部充血,软腭、腭垂、扁桃体等处出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全身症状: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发热持续时间不等,部分患儿可伴有头痛、咽痛、食欲缺乏、呕吐等症状,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因发热而出现哭闹不安等情况。

    传播途径方面

    手足口病: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患儿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的病毒可传播给他人。

    疱疹性咽颊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与患儿共用餐具、水杯等易引起感染。

    病程及预后方面

    手足口病: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病程一般为1-2周。但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疱疹性咽颊炎:病程相对较短,一般为1周左右,预后大多良好,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发热持续时间可能相对手足口病稍长一些,个别患儿可能因高热出现惊厥等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感染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颊炎后,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对于手足口病,要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体温、呼吸等情况,一旦出现精神差、嗜睡、呼吸急促、肢体抖动等表现,需立即就医;对于疱疹性咽颊炎,要关注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

    儿童:在流行季节,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是手足口病患儿,要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防止疾病传播;疱疹性咽颊炎患儿也要注意隔离,其使用过的餐具等要进行消毒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