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婴儿呛奶急救

婴儿呛奶急救

2025年10月15日 12:25:17
病情描述:

婴儿呛奶急救

医生回答(1)
  • 万乃君
    万乃君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婴儿呛奶急救分体位摆放、背部拍击、观察呼吸情况及针对1岁以上婴儿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早产儿呛奶急救力度需更轻柔,有基础疾病婴儿急救要更谨慎,把控力度并密切观察反应。

    一、体位摆放

    1.小于1岁婴儿:立即将婴儿脸朝下,趴在施救者膝盖上,头低脚高,保持婴儿头部低于胸部,这样利于呛入气道的奶液流出。需注意托住婴儿头部和颈部,保证头部位置低于身体。

    2.1岁及以上婴儿:让婴儿坐在施救者腿上,身体前倾,头略低,同样保持头部低于胸部,方便奶液排出。

    二、背部拍击

    1.小于1岁婴儿:用手掌根部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力度适中,通过拍击使气道内压力变化,促使奶液排出。拍击时要注意手部力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婴儿损伤。

    2.1岁及以上婴儿:用手按压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位置,进行5次拍击,手法同小于1岁婴儿拍击,但要根据婴儿体型调整力度。

    三、观察呼吸情况

    1.在进行上述拍击操作后,观察婴儿呼吸情况。如果婴儿能咳出奶液、呼吸恢复正常,可停止急救;如果婴儿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应立即进行下一步急救。

    四、海姆立克急救法(针对1岁及以上婴儿)

    1.站立位海姆立克法:施救者站在婴儿身后,双臂环抱婴儿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婴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腹部,约5次,重复操作直至奶液排出或婴儿恢复呼吸。操作时要注意用力方向和力度,避免损伤婴儿腹部脏器。

    2.坐位海姆立克法:让婴儿坐在坚固的平面上,施救者面对婴儿,用双手环抱婴儿腰部,重复上述冲击腹部的动作,同样进行约5次,直到奶液排出或婴儿恢复呼吸。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及原因

    1.早产儿: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呛奶急救时,背部拍击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力度需要更轻柔。因为早产儿骨骼、脏器相对脆弱,过度用力可能造成更严重损伤。在体位摆放时,要特别注意头部和身体的支撑,确保头部低于身体的角度合适,避免因体位不当加重呛奶情况或造成其他损伤。

    2.有基础疾病的婴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部疾病等的婴儿,呛奶急救时要更加谨慎。在进行拍击和海姆立克操作时,力度的把控要比健康婴儿更严格。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使婴儿对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不当的急救操作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发作,加重病情。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过度的腹部冲击可能影响心脏功能,所以操作时必须轻柔且准确,密切观察婴儿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调整急救方式或寻求专业医疗人员帮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