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手足口疾病是什么

手足口疾病是什么

2025年10月15日 14:21:06
病情描述:

手足口疾病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王竹颖
    王竹颖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手足口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引起,可经粪-口、呼吸道飞沫等途径传播且在儿童聚集场所易流行,普通型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及手、足、口、臀疱疹等病程约1-2周可缓解,重症型可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及时救治,诊断依据有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预防需注重个人卫生、环境管理和避免聚集,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重症需综合救治。

    一、病原学特征

    手足口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是较为常见的病原体。这些病毒具有粪-口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等途径,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物品或口鼻分泌物等实现传播,尤其在儿童聚集的托幼机构等场所易造成聚集性流行。

    二、临床表现

    1.普通型表现:多为急性起病,患儿体温可升高,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同时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减退等症状,一般病程约1-2周可自行缓解。

    2.重症型表现: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发病1-5天左右可能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可危及生命,存活患儿可能遗留神经系统等后遗症。

    三、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发病,且有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场所的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史等情况。

    2.临床表现:符合发热伴手、足、口、臀部位疱疹等典型临床特征。

    3.实验室检查:通过核酸检测等实验室方法可检出肠道病毒核酸,有助于明确病原诊断。

    四、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等及时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2.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场所需做好日常的物品、环境消毒工作,减少病毒存活和传播的环境。

    3.避免聚集: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儿童前往人群聚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对于有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史的儿童,需密切观察其健康状况,如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五、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针对手足口疾病,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例如,针对发热症状可进行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口腔疱疹可使用促进愈合的药物(如康复新液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医疗规范);若出现重症表现,如神经系统受累、心肺功能衰竭等,需及时送医进行综合救治,包括针对相应并发症的治疗措施等。对于儿童群体,因其免疫力特点,更需关注病情变化,以保障儿童健康恢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