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子宫的结构

子宫的结构

2025年10月15日 14:39:00
病情描述:

子宫的结构

医生回答(1)
  • 程艳香
    程艳香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子宫呈倒置梨形,分子宫体和子宫颈两部分,不同年龄阶段子宫结构有差异,生活方式、妇科病史等会影响子宫结构,妊娠期和围绝经期子宫结构功能也有相应变化,子宫体由浆膜层、肌层、黏膜层构成,宫腔呈上宽下窄三角形,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1cm,妊娠期变长形成子宫下段,宫颈管呈梭形,黏膜分泌黏液栓,宫颈口未产妇圆形,经产妇横裂,外口柱状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宫颈癌好发部位。

    子宫体:

    宫体壁:由三层组织构成,外层为浆膜层,是腹膜的一部分;中层为肌层,由大量平滑肌束和少量弹力纤维组成,是子宫体壁的最厚层,非孕时约厚0.8cm,妊娠期会随着妊娠进展而逐渐增厚,肌层的收缩可引起子宫收缩,在分娩时发挥重要作用,能促使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内层为黏膜层,即子宫内膜,青春期后受卵巢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形成月经。

    宫腔: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在非孕期容量约5ml,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

    子宫颈:

    宫颈管:呈梭形,成年妇女长约2.5-3cm,其黏膜上皮细胞能分泌碱性黏液,形成黏液栓堵塞宫颈管,黏液栓的性状及分泌量受雌激素和孕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在排卵期黏液稀薄、透明,有利于精子通过;宫颈管黏膜上皮细胞也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

    宫颈口:未产妇的宫颈口呈圆形,经产妇因分娩影响形成横裂,分为前唇和后唇。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子宫结构会有一定差异,例如青春期前子宫体尚小,宫颈相对较长;育龄期女性子宫发育成熟,结构功能完备;绝经后女性子宫会逐渐萎缩,肌层变薄,子宫内膜变薄等。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的吸烟、过度节食等可能会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对子宫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可能导致月经不调等情况,从而间接影响子宫的正常状态。对于有相关妇科病史的女性,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会改变子宫原有的结构,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处理。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子宫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以满足孕育胎儿的需求,其结构和功能都会出现显著改变;而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子宫也会经历结构和功能上的衰退性变化,需要关注其激素水平变化对子宫结构的影响,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