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骨折固定的要点有哪些

骨折固定的要点有哪些

2025年10月15日 10:19:04
病情描述:

骨折固定的要点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梁锦前
    梁锦前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骨折固定包括评估处理(开放性骨折简单处理、儿童注意骨骺损伤)、选择准备固定材料(儿童选合适材料)、操作要点(置功能位、轻柔操作、牢固不过紧),固定后要定期复查(儿童密切观察)、功能锻炼(儿童在专业指导下适当锻炼)。

    首先要迅速评估骨折的部位、类型等情况,对于开放性骨折,需先进行创面的简单处理,用清洁的敷料覆盖伤口,避免进一步污染,但不要随意复位外露的骨折端,因为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等严重后果。在儿童中,由于其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骨折评估时要特别注意骨骺损伤等特殊情况,骨骺是儿童骨骼生长的重要部位,骨骺损伤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需要更加精准地判断和处理。

    固定材料的选择与准备

    可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常用的有夹板、石膏、牵引装置等。夹板固定时,要选择长度、宽度合适的夹板,夹板的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宽度要能有效地固定骨折部位,防止骨折端移位。对于儿童,由于骨骼较软,在选择夹板等固定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柔韧性和对皮肤的刺激性,避免过紧或过松影响固定效果以及导致皮肤损伤等问题。石膏固定时,要确保石膏的塑形符合骨折部位的解剖形态,均匀贴合肢体,避免出现石膏过紧压迫血管神经等情况,在儿童应用石膏固定时,要注意定期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因为儿童的肢体血液循环相对较为敏感。

    固定的操作要点

    固定时要将骨折的肢体置于功能位,以利于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例如上肢骨折一般固定于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下肢骨折多固定于伸直位等。在操作过程中要轻柔,避免加重损伤,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操作的力度和方式要有所调整,儿童的骨骼肌肉等组织较为娇嫩,操作时更要小心谨慎。固定要牢固,但也不能过紧,要保持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良好,可通过观察手指或脚趾的颜色、温度、感觉和运动情况来判断血液循环是否正常。如果固定过紧导致肢体远端出现苍白、冰冷、麻木、运动障碍等情况,要及时松解重新固定。

    骨折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固定后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X线等检查,观察骨折的对位对线情况以及愈合进展。对于儿童,由于生长发育快,骨折愈合相对较快,更要密切观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功能锻炼

    在骨折固定的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儿童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根据其年龄和骨折恢复情况,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合适的锻炼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锻炼导致骨折再移位等情况,但也不能完全不活动,以免引起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