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新型冠状病毒属β属冠状病毒有包膜,潜伏期通常1至14天多3至7天,多数患者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部分以嗅觉味觉减退等为首发症状,重症发病一周后可现呼吸困难等,诊断主要靠核酸检测等,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症需综合救治,特殊人群中儿童症状不典型需密切观察,老年人易进展为重症需加强监测,孕妇需个体化诊疗,免疫低下人群病情可能更重需注重防护,预防可接种疫苗及通过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减少传播。
一、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包膜,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r-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r-CoV)存在明显区别,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二、临床表现
1.潜伏期:通常为1~14天,多为3~7天。
2.常见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
3.重症表现:发病一周后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及出凝血功能障碍等,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更易发展为重症。
三、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核酸检测,通过采集鼻咽拭子、痰等标本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病毒核酸,此外基因测序等也是重要诊断手段,核酸检测是确诊的关键依据。
四、治疗原则
目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针对患者出现的发热、咳嗽等症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需强调隔离防护,避免病毒传播。对于重症患者需进行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综合救治。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出现异常及时就医,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缓解不适,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
2.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感染后更易进展为重症,需加强健康监测,如定期测量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营养状态和适度活动。
3.孕妇:感染后需综合评估母婴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个体化诊疗,密切关注孕期健康指标变化。
4.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需格外注重防护,如严格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一旦出现感染相关症状应尽早就诊并积极配合治疗。
六、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后发展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符合接种条件人群应积极接种。
2.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用肥皂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保持社交距离(至少1米)、室内常通风等,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