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包腔穿刺的常用部位

心包腔穿刺的常用部位

2025年10月15日 17:25:20
病情描述:

心包腔穿刺的常用部位

医生回答(1)
  • 胡信群
    胡信群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向他提问

    心尖部穿刺选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向内向后上方进针指向脊柱;胸骨剑突下穿刺在胸骨剑突与左肋弓夹角处,针体与腹壁成30°-40°角向上、向后、稍向左进针;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穿刺适用于包裹性心包积液等,向后、向内进针指向脊柱,不同部位穿刺有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需根据情况精准定位和操作。

    1.具体位置:心尖部穿刺通常选择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此部位靠近心尖,适用于少量心包积液的穿刺。从解剖学角度看,心尖位于左侧胸前壁,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区域,此处心包腔相对较易接近。对于儿童而言,心尖位置相对较浅,但仍需精准定位,避免损伤心脏其他结构。在女性患者中,需考虑乳房位置对穿刺的影响,可能需要适当调整进针角度和深度以确保安全穿刺。

    2.进针方向:一般向内向后上方进针,针尖指向脊柱方向。进针过程中要缓慢推进,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穿刺液情况,防止穿刺过程中损伤心肌等重要结构。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此部位穿刺需更加谨慎,因为其心脏结构可能存在一定改变,增加了穿刺风险。

    胸骨剑突下穿刺部位

    1.具体位置:位于胸骨剑突与左肋弓形成的夹角处。该部位的优点是避开了重要的血管和心肌,适用于中等量或较大量心包积液的穿刺。从解剖结构上看,此处心包腔位置相对较靠下,进针路径相对安全。在儿童群体中,胸骨剑突尚未完全骨化,穿刺时需特别注意力度和深度,避免造成胸骨或肋骨的损伤。对于老年患者,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进针时更要轻柔操作,防止骨折等意外发生。

    2.进针方向:针体与腹壁成30°-40°角,针尖向上、向后、稍向左进入心包腔后下部。进针过程中要持续回抽,观察是否有液体抽出,一旦抽出液体即可固定穿刺针进行引流等操作。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需了解腹腔内结构的改变情况,可能需要重新评估穿刺路径的安全性。

    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穿刺部位

    1.具体位置:在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的第7-8肋间。此部位适用于包裹性心包积液等特殊情况的穿刺。从解剖位置上看,该区域心包腔的位置相对较靠后外侧。对于体型较瘦的患者,此部位的穿刺相对容易操作,但对于肥胖患者,由于皮下脂肪较厚,需要准确触摸肋骨标志来定位。在儿童肥胖患者中,更需要借助超声等辅助检查来精准定位穿刺部位,以保障穿刺安全。

    2.进针方向:一般向后、向内进针,指向脊柱方向。进针时要缓慢推进,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针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穿刺可能会对呼吸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在穿刺前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