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自救方法问
心脏病自救方法
-
突发心脏病时,应先原地休息,接着呼叫急救,若携带药物可按说明服用,心脏骤停时要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同时老年人、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要分别密切观察、提高警惕、控制基础病。
一、原地休息
当突发心脏病时,患者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体力或脑力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因为活动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例如,有研究表明,剧烈运动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会显著升高,所以原地休息能减少心脏的额外耗氧。
二、呼叫急救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尽量清晰地向调度员说明患者的大致情况,比如胸痛的程度、持续时间等。这能让急救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提高救治效率。
三、服用药物(若携带)
如果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缓解心脏病症状的药物,可按照说明书服用。例如硝酸甘油,它能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来缓解心绞痛等症状。但要注意,服用药物时应坐着服用,因为站立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加重头晕等不适;平躺可能会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
四、心肺复苏(CPR)操作(适用于心脏骤停情况)
1.判断环境安全:首先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在危险区域进行心肺复苏。
2.判断患者情况: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喊,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呼吸和脉搏。如果没有意识、呼吸和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3.胸外按压:将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双手交叠,手指交叉抬起,用手掌根部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胸外按压能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
4.人工呼吸:开放气道,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以上,看到胸廓起伏即可。对于儿童和婴儿的心肺复苏操作有所不同,儿童是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按压,深度约5厘米,婴儿则用两手指按压,深度约4厘米,人工呼吸时用口对口鼻的方式。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心脏病发作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恶心等,所以要更加密切观察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一旦有异常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心脏储备功能降低,病情变化可能更快。
2.女性:女性心脏病发作后的症状有时与男性不同,可能更易出现呼吸困难、疲劳等症状,所以女性患者自身及周围人要提高警惕,及时识别心脏病发作的迹象并采取急救措施。
3.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心脏病患者,在发作时要严格遵循急救步骤,并且在平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规律服药,以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例如,高血压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能减少心脏的压力负荷。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