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灌肠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问
宝宝灌肠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
宝宝灌肠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局部药物吸收较快且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宝宝;坏处包括对肠道黏膜可能造成损伤、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液体过量吸收或流失、操作不当可能引发感染以及可能引起宝宝心理抵触。
一、宝宝灌肠的好处
1.局部药物吸收较快
对于一些肠道局部需要药物作用的情况,灌肠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病变部位,例如儿童患有某些肠道感染性疾病时,通过灌肠给予抗生素等药物,能让药物更快地在肠道局部发挥作用,相对口服药物来说,避免了药物经过胃肠道消化吸收过程中的一些损耗,能更迅速地达到肠道病变部位发挥药效。
2.对于不能口服药物的宝宝适用
当宝宝因为严重呕吐等原因无法口服药物时,灌肠就成为一种给药途径。比如宝宝患了高热惊厥等急症,无法通过口服方式给药,灌肠可以快速为宝宝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保证治疗的及时性。
二、宝宝灌肠的坏处
1.对肠道黏膜可能造成损伤
频繁或不恰当的灌肠操作可能会损伤宝宝的肠道黏膜。肠道黏膜比较娇嫩,灌肠时使用的导管等器械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刮擦肠道黏膜,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等情况。例如,灌肠时导管插入过深或者用力过猛,都有可能对肠道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
2.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灌肠过程中如果使用了不恰当的药物或者频繁灌肠,会影响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肠道内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它们对维持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以及免疫等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频繁灌肠或者不合理使用灌肠药物可能会破坏这种菌群平衡,进而导致宝宝出现腹泻、腹胀等肠道功能紊乱的情况。
3.可能导致液体过量吸收或流失
灌肠时注入的液体量如果控制不当,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注入液体过多,宝宝可能无法及时将多余液体排出,导致液体在肠道内过量吸收,引起宝宝水肿等情况;而如果注入液体后宝宝很快将液体排出,又可能导致液体流失过多,引起宝宝脱水等状况。例如,对于一些心肾功能不全的宝宝,灌肠时液体量的控制就需要更加谨慎,否则容易加重心肾负担或者导致脱水。
4.操作不当可能引发感染
灌肠属于侵入性操作,如果操作环境不清洁或者操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就有可能引发肠道感染。比如灌肠使用的器具消毒不彻底,或者在灌肠过程中污染了肠道,都可能导致宝宝发生肠道感染,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
5.可能引起宝宝心理抵触
对于宝宝来说,灌肠是一种比较陌生且可能让他们感到不适的操作,容易使宝宝产生心理抵触情绪。这种心理抵触可能会影响宝宝后续的医疗配合,而且长期的心理抵触也不利于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经常需要灌肠的宝宝可能会对医疗环境产生恐惧心理,对就医产生抗拒。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