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肩周炎小针刀治疗方法

肩周炎小针刀治疗方法

2025年10月15日 14:35:26
病情描述:

肩周炎小针刀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1)
  • 张波
    张波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肩周炎小针刀治疗前要评估患者并准备器械,治疗时准确定位、进针后松解,术后要处理并注意相关事项,包括术后局部护理、功能锻炼及不同人群(老年、女性月经期间、有基础疾病等)的特殊注意事项。

    一、治疗前准备

    1.患者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肩周炎的病程、既往治疗情况等。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肩周炎患者在病情发展和对治疗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中老年女性肩周炎患者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同时评估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则不适合小针刀治疗。

    进行体格检查,明确肩周炎的体征,如肩关节的活动度(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方向的活动范围)、压痛部位等。

    2.器械准备

    准备好小针刀器械,确保器械消毒灭菌合格。

    二、操作过程

    1.定位

    根据肩周炎的病变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常见的肩周炎病变部位包括肩关节周围的肩袖、喙肱韧带、肱二头肌长头腱等附着点部位。例如,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时,压痛部位多在肱骨结节间沟处,可作为小针刀治疗的靶点定位。

    2.进针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适当的进针方法。一般采用快速进针法,将小针刀迅速刺入皮肤,到达预定的深部组织。进针深度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而定,要严格掌握,避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等结构。

    3.松解操作

    在到达病变组织后,进行适当的松解操作。通过小针刀的切割、剥离等手法,解除粘连的组织、挛缩的肌腱等。例如,对于肩袖粘连的情况,通过小针刀的剥离手法分离粘连的肩袖组织,恢复其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操作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感觉和组织的反应进行适度操作,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避免过度松解造成损伤。

    三、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1.术后处理

    术后局部再次消毒,覆盖无菌敷料。告知患者术后短时间内保持治疗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

    建议患者在术后适当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但要避免剧烈活动。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例如术后早期可进行简单的肩关节钟摆运动等,但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难度。

    2.注意事项

    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要密切观察术后反应,如是否有局部肿胀加重、疼痛加剧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老年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因锻炼不当导致二次损伤。

    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进行小针刀治疗时要特别谨慎,因为月经期间机体凝血功能可能有一定变化,要评估治疗的必要性和风险。

    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持治疗部位清洁,预防感染,因为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较差,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同时要关注血糖控制情况,因为血糖波动可能影响术后恢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