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如何诊断问
肱骨干骨折如何诊断
-
肱骨干骨折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病史采集需问受伤机制和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包括看局部体征、查肢体功能、做神经血管检查;影像学检查有X线(首选)、CT(复杂骨折用)、MRI(怀疑软组织损伤等时用)。
症状表现:了解患者受伤后是否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疼痛通常较为剧烈,肿胀可逐渐加重,畸形可能表现为肢体的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儿童由于骨骼可塑性较强,畸形可能相对不典型,但活动受限较为明显。
体格检查
局部体征:观察患肢有无肿胀、淤血、瘀斑,触摸骨折部位有无压痛、骨擦感或骨擦音。骨擦感和骨擦音是骨折的特异性体征,但在检查时要轻柔,避免加重患者疼痛。对于儿童,检查时更要注意动作轻柔,防止造成二次损伤。
肢体功能:检查患肢的活动情况,评估肩关节、肘关节的活动范围是否正常,因为肱骨干骨折可能会影响邻近关节的功能。例如,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后伸活动,肘关节的屈伸活动等,若活动受限明显,提示骨折可能影响了周围肌肉、神经等组织。
神经血管检查:重点检查桡神经功能,因为肱骨干中下1/3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检查桡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如手背桡侧半及桡侧3个半手指背侧皮肤感觉)和运动(如伸腕、伸指功能)。同时,检查患肢的远端脉搏、肤色、温度等,以判断有无血管损伤,若脉搏减弱或消失,肤色苍白、温度降低,提示可能存在血管损伤,需紧急处理。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肱骨干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通常拍摄患肢的正、侧位X线片,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如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移位方向及骨折端的重叠、成角、旋转情况。对于一些不典型的骨折或复杂骨折,可能需要加拍斜位片等进一步明确。儿童由于骨骼的特殊性,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但为了明确诊断仍需进行必要的检查。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肱骨干骨折,尤其是骨折端粉碎严重、存在关节内骨折或需要精确评估骨折移位情况时,CT检查具有重要价值。CT可以提供三维重建图像,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骨折块的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例如,对于粉碎性肱骨干骨折,CT能更准确地判断骨折块的数量和位置,为手术复位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MRI检查:一般不作为肱骨干骨折的常规检查方法,但在怀疑有周围软组织损伤(如肌肉、肌腱、神经损伤)或存在病理性骨折时可能会考虑。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如桡神经是否有挫伤、断裂,周围肌肉有无撕裂等。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X线有辐射风险,当需要评估软组织情况时,MRI是相对安全的检查手段,但检查前需充分评估利弊。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