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宝宝患手口足病怎么办

宝宝患手口足病怎么办

2025年10月15日 11:51:05
病情描述:

宝宝患手口足病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刘慧燕
    刘慧燕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手口足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需隔离休息,做好皮肤、口腔护理,对症处理发热等,出现持续高热等症状要立即就医,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宝宝患病需更密切观察病情。

    一、疾病识别

    手口足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

    二、一般护理

    1.隔离休息:一旦发现宝宝患手口足病,应立即将其隔离,一般隔离时间为2周左右,避免交叉感染。因为5岁以下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且肠道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飞沫等传播,隔离能防止疾病在儿童群体中进一步传播。

    2.皮肤护理: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衣物,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疱疹部位。疱疹破裂后可涂抹碘伏等进行局部消毒,防止继发感染。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受损皮肤容易感染,做好皮肤护理可降低感染风险。

    3.口腔护理:注意宝宝口腔清洁,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口腔疱疹会引起疼痛,影响宝宝进食,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缓解不适,促进口腔疱疹愈合。

    三、对症处理

    1.发热处理:若宝宝体温低于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宝宝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水分蒸发可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如果体温高于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热,但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或药物。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过高体温可能引起惊厥等不良后果,所以要及时合理降温。

    2.饮食调整:给予宝宝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坚硬的食物,以防加重口腔疼痛。儿童患病期间食欲可能不佳,合适的饮食有助于保证营养摄入,促进身体恢复。

    四、医疗就诊

    1.及时就医情况:如果宝宝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带宝宝就医。这些可能是重症手口足病的表现,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因为重症手口足病进展较快,早期识别并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2.就医检查项目:就医时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等检查。血常规可帮助判断是否有感染及感染的类型等;肠道病毒核酸检测能明确是否为手口足病相关病毒感染等,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的宝宝,患手口足病时病情可能发展更迅速,需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尽早送医。因为这类宝宝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或存在基础健康问题,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所以需要额外关注和精心护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