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心肌梗死怎么办问
大面积心肌梗死怎么办
-
大面积心肌梗死需及时就医初步评估,行再灌注治疗(溶栓或PCI),用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治疗,防治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康复及后续管理,不同年龄、基础病史患者有不同特点及影响。
一、及时就医与初步评估
大面积心肌梗死是非常危急的情况,患者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前往医院。到达医院后,医生会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心电图检查,可发现特征性的ST段抬高或压低等改变,还会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以明确心肌梗死的诊断及判断梗死的严重程度。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影响病情的评估和后续治疗;女性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有时不典型症状更多见,需要医生仔细鉴别。
二、再灌注治疗
1.溶栓治疗:对于有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溶栓治疗。通过使用溶栓药物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使血管再通。但溶栓治疗有一定的时间窗要求,一般是发病12小时内,且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等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对溶栓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出血风险相对更高。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这是更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医生会通过导管技术将堵塞的冠状动脉开通,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如放置支架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长期吸烟的患者,血管病变可能更为复杂,PCI操作的难度和风险可能增加。
三、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需要权衡利弊。
2.抗凝药物:根据患者情况使用,如低分子肝素等,有助于预防血栓的扩展等。在使用抗凝药物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避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四、并发症的防治
大面积心肌梗死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对于心力衰竭,会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进行治疗;心律失常则需要根据具体类型使用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心源性休克时需要积极纠正休克状态,可能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对并发症的耐受能力不同,老年患者发生并发症后的预后可能更差。
五、康复与后续管理
患者病情稳定后进入康复阶段。康复包括运动康复、生活方式的调整等。运动康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逐渐增加活动量。生活方式上要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要长期管理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如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