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尿失禁运动治疗方法

尿失禁运动治疗方法

2025年10月15日 12:41:28
病情描述:

尿失禁运动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1)
  • 王先进
    王先进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向他提问

    改善控尿能力的方法包括凯格尔运动(通过锻炼盆底肌增强控尿能力,不同人群锻炼有注意事项)、膀胱训练(通过调整排尿间隔重建膀胱功能,不同人群有不同训练要点)、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分专业设备治疗和家用设备辅助,特殊人群需谨慎)、腹式呼吸训练(调节呼吸间接影响盆底肌功能,不同人群可进行且有相应注意)。

    做法:

    找到盆底肌:可以尝试在排尿时中断排尿,能感受到收缩的肌肉就是盆底肌。

    开始锻炼:每天进行3次,每次收缩盆底肌3秒,然后放松3秒,逐渐增加到每次收缩10秒、放松10秒,每组做10-15次,坚持8-12周可见成效。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进行,但老年人群锻炼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疲劳;对于产后女性,一般在产后42天身体恢复良好后即可开始。

    膀胱训练

    原理:通过调整排尿间隔时间,帮助重新建立膀胱的正常储尿和排尿功能。

    做法:

    初始阶段:记录排尿时间,逐渐延长排尿间隔,例如开始时每1-2小时排尿一次,然后慢慢延长到每2-3小时一次,每次排尿尽量排空膀胱。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上班族可利用工作间隙逐渐培养规律排尿习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要更密切关注膀胱功能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训练节奏。

    巩固阶段:当能较好控制排尿间隔后,可进一步尝试延长间隔时间,并结合其他训练方法巩固效果。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

    原理:利用电流刺激盆底肌,促进盆底肌的收缩和恢复,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和协调性。

    做法:

    专业设备治疗:在医院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通过放置在阴道或肛门的电极片传递电流刺激盆底肌,一般每周进行数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是否进行电刺激治疗,因为孕期身体变化可能影响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对于老年女性,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反应。

    家用设备辅助:一些经过认证的家用盆底肌电刺激设备也可使用,但需要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并且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了解自身是否适合家用设备治疗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腹式呼吸训练

    原理:通过调节呼吸方式,间接影响盆底肌的功能,增强腹部和盆底肌的协调性。

    做法:

    姿势:平卧在床上,双腿屈膝,放松腹部。

    呼吸过程:用鼻子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感觉气息充满腹部;然后用嘴巴缓慢呼气,感受腹部逐渐收缩。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不同年龄层人群都可进行,比如儿童如果有相关尿失禁风险因素,在医生指导下也可尝试简单的腹式呼吸配合盆底肌锻炼,但要注意儿童的配合度和训练强度;对于肥胖人群,腹式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改善腹部肌肉状态,进而对盆底肌功能产生积极影响,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当调整。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