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宝宝夜惊是怎么回事

宝宝夜惊是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15日 17:49:38
病情描述:

宝宝夜惊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刘倩筠
    刘倩筠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宝宝夜惊是儿童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为睡眠中突然惊叫哭喊等,可能由发育、心理、遗传、睡眠、疾病等因素引起,应对时要保持睡眠环境舒适、安抚情绪、排查疾病因素、关注遗传及发育情况,多数可改善,持续不缓解或有严重异常需找专业医生帮助。

    可能的原因

    发育因素: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较差。在3-12岁的儿童中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夜惊现象会逐渐减少。比如婴儿期大脑的神经细胞分化、髓鞘形成等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现睡眠中的异常表现。

    心理因素: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可能导致宝宝心理压力增加,从而引发夜惊。例如新环境的适应、与亲人分离、受到惊吓等。像宝宝刚上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可能会在夜间出现夜惊情况。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夜惊或其他睡眠障碍的病史,宝宝发生夜惊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夜惊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可能与基因对神经系统发育和调节的影响有关。

    睡眠因素:睡眠环境不佳,如睡眠环境嘈杂、温度不适宜、被褥过厚或过薄等,都可能干扰宝宝的睡眠,引发夜惊。另外,睡眠剥夺、白天过度兴奋等也可能诱发夜惊。例如宝宝白天参加了过于激烈的活动,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夜间睡眠时就容易出现夜惊。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宝宝夜惊,如发热性疾病,发热时宝宝身体不适,睡眠质量受到影响;还有肠道寄生虫感染等,肠道内的寄生虫活动可能干扰宝宝的睡眠。

    如何应对宝宝夜惊

    保持睡眠环境舒适:营造安静、温馨、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2-25℃左右)、光线柔和的睡眠环境。睡前避免宝宝过度兴奋,可通过讲故事、听轻柔音乐等方式帮助宝宝放松。

    安抚宝宝情绪:当宝宝发生夜惊时,家长不要惊慌,应保持冷静,轻轻安抚宝宝,如轻声安慰、抚摸宝宝的额头、背部等,让宝宝感受到安全感。不要在宝宝夜惊时大声斥责或过度惊吓宝宝,以免加重宝宝的恐惧心理。

    排查疾病因素:如果宝宝频繁出现夜惊,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等,应及时带宝宝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疾病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如果是肠道寄生虫感染,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驱虫治疗;如果是发热性疾病,需要针对发热进行相应处理。

    关注遗传及发育情况:对于有家族夜惊史的宝宝,家长更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睡眠情况,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注重神经系统的发育引导,如通过合适的早教活动促进大脑发育,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刺激。如果宝宝到了一定年龄夜惊情况仍无改善且影响到生长发育等,需进一步就医评估神经系统发育等情况。

    宝宝夜惊是一个需要家长关注的问题,通过了解可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大多数宝宝的夜惊情况可以得到改善或缓解。如果夜惊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异常表现,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