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心悸怎么立刻缓解问
突然心悸怎么立刻缓解
-
当出现心悸时,可通过调整呼吸、放松身体、转移注意力、坐下或躺下休息来缓解。儿童出现心悸时家长要冷静并观察伴随症状,经常出现需就医;老年人有基础病史出现心悸要按方法缓解并尽快就医,若心悸不能缓解或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
一、调整呼吸
(一)原理及方法
通过深呼吸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缓解紧张情绪带来的心悸。缓慢地吸气,让腹部膨胀,然后缓缓呼气,重复几次。一般每次吸气持续3-5秒,呼气同样持续3-5秒,进行10-15次左右。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由家长引导进行缓慢呼吸,成人可自主操作,通过呼吸频率的调整来影响身体的生理状态,缓解心悸。
二、放松身体
(一)原理及方法
全身肌肉放松能减轻身体的紧张感,进而缓解心悸。可以从头部开始,依次放松面部肌肉、颈部肌肉、肩部肌肉、手臂肌肉、胸部肌肉、腹部肌肉、腿部肌肉等。比如先收紧头部肌肉,保持几秒钟后再完全放松,然后依次对其他部位肌肉进行同样操作。不同年龄人群放松方式略有不同,儿童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引导放松肌肉,如想象自己是轻盈的羽毛等;成人可更自主地进行全身肌肉的渐进性放松。
三、转移注意力
(一)原理及方法
当出现心悸时,通过转移注意力可分散对心悸的过度关注。可以选择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听舒缓的音乐、回忆愉快的事情、进行简单的计算等。对于不同年龄,儿童可听专门的儿童舒缓音乐并参与简单的互动游戏来转移注意力;成人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听音乐、看有趣的书籍片段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通过将大脑的关注点从心悸上移开,缓解身体的应激反应,从而改善心悸症状。
四、坐下或躺下休息
(一)原理及方法
坐下或躺下能减少身体的活动量,降低心脏的负担。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需要及时坐下或躺下休息,以避免心悸加重。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在出现心悸时家长应尽快让其坐下或躺下,确保安全;成人可自行判断情况后采取坐下或躺下的姿势,减少体力消耗,让心脏处于相对轻松的工作状态,有助于缓解心悸。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突然心悸时,家长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上述缓解措施,同时要观察儿童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面色异常、呼吸急促等。如果儿童经常出现心悸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排查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等方面的疾病。因为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心悸可能是一些潜在疾病的信号,需要谨慎对待。
(二)老年人
老年人突然心悸时,要特别注意其基础病史。如果老年人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出现心悸后更要严格按照上述方法缓解,并且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或前往医院就诊。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心悸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前兆,需要及时处理,避免延误病情。
如果通过以上方法心悸仍不能缓解,或者心悸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