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治疗尿失禁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尿失禁的方法有哪些

2025年10月15日 14:33:37
病情描述:

治疗尿失禁的方法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王先进
    王先进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向他提问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控制体重、膀胱训练、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及生物反馈疗法辅助);药物治疗有针对急迫性尿失禁的抗胆碱能药物和针对压力性尿失禁的雌激素类药物;手术治疗有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和膀胱颈悬吊术;器械辅助治疗可使用尿失禁护具等,通过多种方式改善尿失禁状况。

    膀胱训练:根据年龄和自身情况制定排尿计划,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比如成年女性可尝试每2-3小时排尿一次,然后慢慢延长到3-4小时,通过训练增强膀胱控制能力。儿童则需家长协助,根据年龄引导规律排尿,避免频繁排尿导致膀胱功能紊乱。

    盆底肌锻炼:

    凯格尔运动: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女性可平卧或站立,收缩盆底肌肉(类似憋尿时的肌肉收缩),每次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男性同样可进行类似的盆底肌收缩放松训练。长期坚持凯格尔运动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尿失禁症状。大量研究显示,坚持规律凯格尔运动的人群尿失禁情况有明显改善。

    生物反馈疗法辅助:对于部分人群,可借助生物反馈设备来更精准地进行盆底肌锻炼。通过仪器反馈盆底肌收缩的情况,让锻炼者更好地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尤其对于一些盆底肌功能障碍较明显的患者,生物反馈疗法能提高盆底肌锻炼的效果。

    药物治疗

    针对急迫性尿失禁的药物: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等,可抑制膀胱过度活动,减少不自主的膀胱收缩,从而缓解急迫性尿失禁症状。但此类药物可能有口干、便秘等副作用,在使用时需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情况。例如老年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对认知功能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针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药物:雌激素类药物对于绝经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能有一定作用,通过补充雌激素可增加尿道黏膜厚度和弹性,改善尿道阻力。但使用雌激素需评估患者的妇科情况、是否有雌激素相关禁忌症等。

    手术治疗

    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原理是通过悬吊材料将尿道中段悬吊,增加尿道阻力。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好;老年患者则需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确保能耐受手术。手术效果在多数患者中较为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出血、感染、悬吊材料相关问题等。

    膀胱颈悬吊术:也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手术方式,通过对膀胱颈进行悬吊,改善尿道与膀胱的解剖关系,增加尿道闭合压力。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手术适应症和预后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

    器械辅助治疗

    尿失禁护具:对于一些轻度尿失禁患者或活动不便的人群,可使用尿失禁护垫、尿失禁内裤等。护垫需根据吸收量选择合适的产品,内裤要考虑舒适度和贴合度,尤其对于儿童,要选择柔软、透气的材质,避免引起皮肤过敏等问题。例如儿童尿失禁患者使用护具时要定期更换,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