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狂犬病怎么确诊

狂犬病怎么确诊

2025年10月15日 19:27:32
病情描述:

狂犬病怎么确诊

医生回答(1)
  • 林潮双
    林潮双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狂犬病确诊需综合多方面,临床有前驱期非特异症状、兴奋期恐水怕风等典型症状、麻痹期全身弛缓性瘫痪;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分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死后可通过脑组织检查确诊,需结合病史、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判断,儿童等特殊人群需更细致观察评估。

    一、临床症状观察

    狂犬病患者在病程中通常会出现独特的临床症状表现。前驱期可能有低热、头痛、倦怠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可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进而进入兴奋期,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体温常升高(38~40℃),恐水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典型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见水、闻流水声甚至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咽肌严重痉挛。随后进入麻痹期,患者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患者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可能影响症状的表现及被察觉的时间,例如儿童可能表达能力有限,对于恐水等表现可能更难准确描述,需要医护人员更细致观察。

    二、实验室检查

    (一)病毒分离

    从患者唾液、脑脊液、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等标本中分离病毒。但病毒分离操作复杂,阳性率较低,且需要一定的实验室条件和技术,不同样本的病毒分离成功率可能因采集时间等因素有所不同。

    (二)抗原检测

    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标本中的狂犬病毒抗原,如取患者的唾液、脑脊液或颈后带毛囊的皮肤组织切片,用荧光标记的抗狂犬病毒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抗原。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也受到标本采集时机等因素影响,例如在疾病早期可能抗原量较少导致检测结果假阴性。

    (三)核酸检测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狂犬病毒核酸。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在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一些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病例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不同患者的样本中核酸存在情况会因病程阶段等有所差异。

    (四)抗体检测

    血清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和红细胞凝集抑制抗体等检测。在发病后第3~8天即可出现抗体,1周达高峰。血清中和抗体于病后8日,补体结合抗体于病后6日,即可出现,荧光抗体技术检测抗原,有利于早期诊断。但抗体检测一般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等情况。

    三、脑组织检查

    死后通过检查脑组织中的病毒抗原、核酸等进行确诊,这是金标准,但通常是在患者死亡后进行,对于生前诊断有一定局限性。

    在狂犬病确诊过程中,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是否有被可疑动物咬伤、抓伤史等)、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如果有被可疑狂犬病动物接触史,出现上述典型临床症状或相关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即可确诊狂犬病。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表述能力等特点,更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和全面的检查评估来确保准确诊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