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立位血压测量方法问
卧立位血压测量方法
-
测量卧立位血压需先在安静适宜环境、患者做好准备,卧位测量时要注意体位、袖带绑扎、听诊读数,立位测量要注意体位转换、测量时间和必要时重复测量,同时要注意不同人群差异及测量设备校准。
一、测量前准备
1.环境要求:测量应在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在剧烈运动后、进食后立即测量,一般建议测量前休息5-10分钟。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如老年人可能因血管弹性下降对环境温度变化更敏感,应选择温度相对恒定的室内环境;长期卧床患者需确保测量时体位摆放正确等。
2.患者准备:测量前30分钟应避免吸烟、饮用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对于儿童,要安抚其情绪,使其配合测量;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应按照平时规律服药后再进行测量等。
二、测量步骤
1.卧位测量
体位:让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充分暴露上臂,上臂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若患者是卧位,一般将手臂伸直,手掌向上,上臂中部与心脏连线水平。对于儿童,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卧位姿势,避免过度扭曲身体影响测量结果。
袖带绑扎:将血压袖带平整地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3厘米处,袖带松紧以能插入1-2手指为宜。
听诊与读数:使用水银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快速充气,使袖带内压力迅速上升到收缩压以上约30毫米汞柱,然后缓慢放气,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对应的数值为收缩压,声音消失时的数值为舒张压。电子血压计则按照其操作说明进行测量,读取相应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
2.立位测量
体位转换:在卧位测量结束后,迅速让患者改为站立位,一般是从卧位快速变为站立位,转换过程要平稳,避免患者摔倒等意外情况发生。对于老年人、有体位性低血压风险的患者,转换体位应更加缓慢,可先坐起,稍作停留后再站立。
测量时间:在站立后1-3分钟内进行测量,因为体位性低血压通常在站立后短时间内出现。
重复测量(必要时):如果第一次测量结果不明确或患者有特殊情况,可在站立后3分钟左右再次测量,以获取准确的血压数值。
三、注意事项
1.不同人群差异
儿童:儿童的血压测量与成人有所不同,袖带的大小要合适,一般儿童袖带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3-1/2。测量时要确保儿童安静配合,避免因哭闹等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动脉硬化较为常见,测量时要注意袖带充气压力不宜过高,放气速度要缓慢,以准确测量血压。同时,老年人站立时要注意防止跌倒,测量立位血压时要密切观察其面色、神志等情况。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在测量卧立位血压时,要按照平时的服药情况进行测量,了解不同体位下血压的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
2.测量设备校准:无论是水银血压计还是电子血压计,都要定期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水银血压计要检查水银柱是否在正常范围,电子血压计要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定期校准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