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儿童遗尿是怎么回事

儿童遗尿是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15日 15:54:00
病情描述:

儿童遗尿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刘玲
    刘玲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儿童遗尿指5岁及以上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与年龄发育、遗传、睡眠因素相关,年龄小神经系统未完全发育、有遗传倾向、睡眠中深度睡眠觉醒反应迟钝易致遗尿;继发性与疾病(泌尿系统如感染、畸形,神经系统如脊髓损伤等)、心理因素(重大精神刺激)、药物因素(副作用)相关,需就医检查明确类型并采取干预措施。

    原发性遗尿的相关因素

    年龄与发育因素:5-6岁儿童的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功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儿童能逐渐控制排尿。一般来说,男孩和女孩在发育上略有差异,但总体都遵循随着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发育完善,排尿控制能力逐步提升的规律。例如,正常情况下3岁左右儿童已能较好控制日间排尿,4-5岁能控制夜间排尿,但仍有部分儿童到5岁后还不能控制夜间排尿导致遗尿。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原发性遗尿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一方在儿童时期有遗尿史,那么孩子患原发性遗尿的概率相对较高。如果父母双方都有遗尿史,孩子患病概率会进一步增加。这是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影响泌尿系统的发育以及神经系统对排尿的调控机制。

    睡眠因素:儿童在睡眠中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时,对膀胱充盈的觉醒反应比较迟钝,不容易被尿意唤醒,从而导致遗尿。例如,一些孩子入睡后比较沉,即使膀胱有较多尿液,也不能及时醒来排尿。而且,睡眠周期的异常也可能与遗尿有关,正常的睡眠周期中,深睡眠和浅睡眠会交替出现,遗尿儿童可能浅睡眠阶段相对较多,而深睡眠阶段难以被尿意唤醒。

    继发性遗尿的相关因素

    疾病因素

    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会刺激膀胱,导致膀胱敏感性增高,容易出现尿频、尿急,进而可能引发遗尿。另外,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如尿道下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也可能影响正常的排尿功能,导致遗尿。例如尿道下裂的儿童,尿道开口位置异常,排尿时可能不能正常控制,容易出现遗尿情况。

    神经系统疾病:像脊髓损伤、脊柱裂等神经系统病变,会影响神经对排尿反射的调控。脊髓损伤可能导致神经传导通路受阻,使得大脑不能及时接收到膀胱充盈的信号;脊柱裂患儿由于脊髓和脊膜发育异常,也可能出现排尿控制障碍,从而引发遗尿。

    其他因素

    心理因素:儿童如果受到重大精神刺激,如突然更换抚养环境、亲人离世、受到严厉批评等,可能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导致遗尿。例如,有的儿童转学到新的学校,因不适应新环境,心理压力增大,可能会出现继发性遗尿。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遗尿。比如,服用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或者一些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等,可能影响排尿的控制功能。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一般在停药后症状可能会缓解。

    儿童遗尿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于出现遗尿情况的儿童,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遗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