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神经疼怎么回事问
带状疱疹后神经疼怎么回事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常见并发症,皮疹愈合后持续1月以上疼痛,发病机制有神经损伤和中枢敏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带状疱疹严重程度及其他免疫等因素,临床表现有疼痛特点和伴随症状,诊断靠病史症状及辅助检查,预防可接种疫苗,治疗有药物、神经阻滞、物理等方法,需个体化制定,儿童患者需谨慎对待。
发病机制
神经损伤方面: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病毒会侵袭神经,导致神经节炎症、坏死等损伤。例如,病毒在感觉神经节内复制,引起神经节炎,破坏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使得神经传导异常,产生疼痛。
中枢敏化:外周神经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可塑性变化,出现中枢敏化。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对正常的非疼痛性刺激产生痛觉过敏,对疼痛性刺激产生痛觉超敏,从而导致持续的神经痛。
危险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显著增加。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更容易再激活,且神经修复能力较弱,所以年龄越大越易发生PHN。例如,50岁以上人群患带状疱疹后发生PHN的概率明显高于年轻人。
带状疱疹严重程度:带状疱疹皮疹的严重程度,如皮疹范围广、水疱多、出现坏死等,提示神经损伤较重,发生PHN的可能性大。严重的带状疱疹会导致更严重的神经损伤,进而增加PHN的发病风险。
其他因素:既往有神经痛病史、免疫抑制状态(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的人群,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也较高。免疫抑制状态下,机体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控制能力减弱,容易导致病毒的播散和更严重的神经损伤。
临床表现
疼痛特点: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等。疼痛通常持续存在,可在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仍长期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情绪、日常活动等。
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感觉异常,如瘙痒、麻木、过敏等。疼痛区域皮肤可能对触摸等刺激异常敏感,轻微的触碰就会引发剧烈疼痛。
诊断
根据病史和症状:有带状疱疹病史,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结合疼痛的特点等临床表现可初步考虑。
辅助检查:一般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但有时会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有助于评估神经的功能状态,但主要还是依靠临床诊断。
预防与治疗原则
预防: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等,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来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从而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风险。
治疗: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抗癫痫药、阿片类药物等)、神经阻滞治疗、物理治疗等。但具体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例如老年人使用某些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等问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特殊,在预防和治疗上需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等安全的方式。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