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脏造影怎么做

心脏造影怎么做

2025年10月15日 12:49:19
病情描述:

心脏造影怎么做

医生回答(1)
  • 范粉灵
    范粉灵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心脏造影包括术前准备(患者准备和物品准备)、操作过程(穿刺部位选择、穿刺与插管、注入造影剂并成像),具有诊断冠心病等疾病及指导治疗的临床意义,存在造影剂、穿刺部位、心脏相关风险,术后需观察及进行水化治疗,老年和儿童患者需特殊关注相关风险及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患者需禁食4-6小时,以避免术中呕吐引起误吸。要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基础疾病史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需评估其心、肝、肾功能等全身状况;儿童患者则要考虑其身体发育情况及对操作的耐受性。

    物品准备:准备好心脏造影所需的导管、造影剂等设备和药物。

    2.操作过程

    穿刺部位选择: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进行穿刺。若选择桡动脉穿刺,患者需采取仰卧位,手臂外展;若选择股动脉穿刺,患者需仰卧,大腿稍外展外旋。

    穿刺与插管: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局部消毒、麻醉后,用穿刺针穿刺相应动脉,成功后引入导丝,再沿导丝放入导管鞘,通过导管鞘将导管送至主动脉根部,然后选择性地将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开口处。

    注入造影剂并成像:通过导管向冠状动脉内快速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成像系统拍摄冠状动脉的影像,从而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有无狭窄等病变情况。

    心脏造影的临床意义

    1.诊断价值

    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及其狭窄的部位、程度等,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通过观察造影图像能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可能有所不同,通过心脏造影可以精准判断。

    2.指导治疗

    根据心脏造影的结果,医生可以决定是采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还是外科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如,若发现冠状动脉有严重狭窄且适合介入治疗的病变,可安排后续的介入手术操作。

    心脏造影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1.风险

    造影剂相关风险:可能出现造影剂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疹、瘙痒等,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还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尤其是本身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风险更高。对于老年患者,其肾功能储备相对较差,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儿童患者由于肾脏发育尚未完全,对造影剂的耐受更需谨慎评估。

    穿刺部位相关风险:如桡动脉穿刺可能出现桡动脉痉挛、血肿、血栓形成等;股动脉穿刺可能出现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并发症。

    心脏相关风险:操作过程中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脏事件。

    2.注意事项

    术后观察: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等。对于老年患者要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频率;儿童患者要注意其精神状态、穿刺部位情况等。

    水化治疗:为减少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术后通常会进行水化治疗,鼓励患者多饮水,加速造影剂排泄。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在水化治疗时需注意补液速度和量,避免引起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